本报实习记者 谭 臻
随着天气转凉,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消息肆虐而来,而其中有关甲流死亡病例的消息,让深圳人不得不严肃面对这个黑色恶魔。
命运多舛 4龄童生命垂危
4岁本来应该是多么美好、快乐的年纪啊!然而,4岁的陈秀添却只能躺在寂静的病房里,他嘴里插着管子,脸上几乎被医用胶带粘满了……
陈秀添是一个先天性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曾因为家庭贫困导致医治不及时而不得不将脾切除。谁知祸不单行,前不久,甲流病魔又狰狞着逼向这个弱小的生命。由于小秀添患有严重的地中海贫血,免疫力低下,他的病情很快急剧恶化。11月28日,他被送进了深圳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一纸病危通知书再次将他推向死亡的边缘。
据深圳市儿童医院重症病房负责人介绍,小秀添是目前9名甲流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中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心率很快,血压很低,呼吸急促,肺感染严重,心脏扩大情况严重,高烧最高达到44℃,连续几天都在39℃以上。”有着丰富经验和高超医术的专家和医生对这个小病人也感到棘手。
残酷的病魔,对于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是不该承受的沉重。
爱心援助 深圳人心手相连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面对孩子的病情,小秀添的母亲黄佳沂、父亲陈访彪终日以泪洗面,听到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儿子要跟妈妈一起睡觉的愿望,母亲的心都碎了。
然而,这个多难的家庭并不孤立无援。得知小秀添病危的消息后,曾经发起的帮助地贫儿的“燃料行动”,并帮助小秀添申请到“燃料卡”的《深圳晚报》,联合深圳市关爱办、深圳市红十字会,于11月30日再次为小秀添开通了援助热线。
新一轮的救助行动开始了。捐助热线响个不停,爱心善款源源不断地汇入捐款账号,深圳市民和多家企业用爱心不断呼唤着生命的曙光。在深圳摆小摊卖烧烤谋生的郑女士捐出了她一个月的生活费,7岁的小学生捐助了积攒的压岁钱……短短一周即从社会各界共筹得善款10万余元。
“如果小秀添走了,我们希望能将他的哪怕惟一能够留下的气息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愿意把孩子的眼角膜捐献出来,帮助其他的孩子。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这里谢谢大家了。”小秀添的父亲陈访彪一边流泪,一边表达了一家人的心愿。
人情的温暖,给绝境中的家庭点燃了希望之火。
政府参与 救助计划紧急启动
在群众发起爱心捐助的同时,深圳市有关部门也十分关注甲流疫情及其救助。近日,深圳“甲流重症儿童紧急救助计划”启动,将对经确诊患有甲流重症的儿童患者进行救助。凡是深圳户籍儿童或非深圳户籍并在深圳合法居住且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劳务工的子女,经由深圳三甲及以上医院确诊的甲流重症儿童患者(年龄从0至18周岁),且自付医疗费用超过1万元的家庭均可申请,最高资助金额为2万元。
“甲流重症患者一般都住院超过两周,花费万元以上,即使是参加医保的人群自费费用也达数千元,对贫困家庭来说也是较重的负担,更别提没有参加医保的贫困患儿家庭。”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祖玉琴介绍说。因此,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慈善会决定,从11月份开展的“慈善一日(元)捐”的捐款,用于启动“甲流重症儿童紧急救助计划”。据悉,“慈善一日(元)捐”活动,主题为关注大病儿童,建立深圳大病儿童救助专项基金。
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正在与甲流做斗争的感染者,还是为甲流提心吊胆的防范者,无论是奉献爱心的援助者,还是提供政策保障的管理者,深圳人手挽手,在冬日里用人文关怀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