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志军
教育工作者
儿童用网要由“堵”变“疏”
“网上资源丰富,有利于拓展知识面。”
“网页上的链接就像个无底洞,很容易迷失其间。而且网络病毒很多,电脑经常受损害。”
“病毒可以通过安装防毒软件来抵制啊,而且你选择一些老师推荐的健康网站去浏览,受病毒攻击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这是12月7日下午,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举行的“网络利弊论”辩论会现场的对辩情景。当天,来自黑芝麻胡同小学的30多名小学生在学校老师和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室相关专家的组织下,以“网络利弊”为主题展开了辩论,气氛热烈,小学生选手们在辩论中表现出来的“有理有据”以及丰富的网络知识,令很多在场的成年观众刮目相看。
“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深入儿童的日常生活了,儿童用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对于这其中出现的问题,‘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科学引导,使孩子们从互联网中获益。”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杜军告诉记者。
此次活动除了辩论会外,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还向黑芝麻胡同小学等北京市学校赠送了千余本由复旦大学媒介素质中心“儿童与网络实验室”编撰的《儿童绿色上网家庭手册》。“我们的学生能与世界紧紧相连,得益于网络等新兴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但是,很少有人教育孩子们要怎样看电视、怎样用网络。时代发展到现在,教会孩子认识、判断、辨别、理解各种新媒体,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对于《儿童绿色上网家庭手册》的出版,杜军认为非常及时。
记者在翻阅中发现,该手册比较系统、全面地向读者介绍了儿童安全、健康、理性上网的一系列攻略。“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家长和小朋友共同阅读和使用它,以帮助儿童安全上网、健康上网、快乐上网。”该手册的编著者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室博士张洁认为,目前关于儿童上网的问题讨论,已经不能再停留在网络“好”还是“坏”的层面上了,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是有建设性的探讨。“对于儿童用网这件事的探讨,不能只破不立。”张洁强调。
据介绍,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和未成年人受益,这本手册将通过完全公益的形式进行发放传播,包括免费赠送和通过网络免费下载等形式。“后续我们还会继续到校园中去,把手册免费赠送给更多的未成年人。”淘米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家长
开始乐意为健康儿童网游埋单
就在上述引导儿童健康上网系列活动举办前夕,在文化部等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展览现场,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也不再一味妖魔化地看待网游,态度由“堵”到“疏”,甚至乐意为其消费埋单。
“孩子终究要接触网络,与其消极抵制,不如健康引导。”在网博会现场的淘米《摩尔庄园》展台,记者遇到了两位带着自己小孩前来领取儿童游戏卡的家长,她们告诉记者并不是很担心孩子会沉迷这个游戏,因为平时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妈咪账号”和孩子的游戏账号绑定在一起,这样,既能跟孩子一起参与互动游戏,还能有效监督孩子的游戏情况。“现在的城市居住环境和我们小时候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孩子们群聚玩耍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玩尤其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引导孩子玩健康的游戏,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游戏和学习时间。”
现场,记者也试玩了几款儿童网游,发现画面和游戏人物造型确实十分可爱、逗趣,内容则完全没有打打杀杀等暴力、色情因素,而是强化了社交和教育意义,比如孩子可以在装饰自己的虚拟房间时尽情挥洒创意,也可以参加理财、防火、尊重等主题答题获取奖励。有意思的是,虽然有的游戏开放了类似开心网的“种菜”功能,但并不允许“偷菜”行为的出现,让家长比较放心。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游戏中设置了科学的儿童用网管理机制以及严格的儿童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比如,每天限时开放服务器,保障儿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间;使用信息过滤器,禁止输入不文明用语、阿拉伯数字以及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关键词等。”作为《摩尔庄园》游戏的开发及运营者,淘米公司CEO汪海兵告诉记者,“我们的游戏周一至周四,每个账号每天累计在线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超过了,游戏就没有任何收益了。”
不过,目前社会舆论对于儿童网游的出现仍不乏非议,某戒网瘾专家就曾公开表示反对,理由是儿童网游虽然比较简单、纯真,但如果小孩子对此产生兴趣,就有可能跑到网吧去玩更复杂更刺激的游戏,就会逐渐成瘾。
对此,本届网博会上,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表示,文化部在下一步的网游管理工作中,将加强督促相关公司改进游戏规则,调整产品结构,打击低俗之风,提高网络游戏的文化含量。同时,淘米公司打造的整合了《摩尔庄园》、《塞尔号》、《哈奇小镇》等产品内容的儿童网游社区“淘米网”也在此次网博会期间正式发布,发布会上汪海兵直言:“‘妈妈放心,孩子欢喜’是我们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