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刘 欣 彭雪屏
这是一场高端的文化盛会。12月7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深圳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文化·科技·创新——2009·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颁奖仪式”在深圳举行。本届创新奖是对近两年来我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全面检阅,共有128个项目参与角逐,20个项目荣获创新大奖。“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创新与实践”获创新奖特等奖,深圳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和“北京2008奥运形象创新设计专项”等19个项目获得创新奖。
获奖项目涉及多个领域
颁奖典礼上,文化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李洪峰指出,文化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和文明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创新观念,特别要重视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自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文化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对获得创新大奖的兄弟省市和有关单位祝贺的同时表示,文化部创新奖的设立,是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获得创新大奖是文化界的崇高荣誉,经过3届成功举办,对于文化领域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手段和业态的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部创新奖是国家级的文化创新大奖,旨在在文化艺术领域大力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和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据了解,文化部创新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今年已是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介绍,本届创新奖参评项目数量比往届明显增多,领域明显拓宽。参评项目已由第一届的73个项目、第二届的114个项目增加到本届的128个项目。
“这些项目涉及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社会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艺术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于平说。据介绍,获得创新奖特等奖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创新与实践项目”,体现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获得创新大奖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则探索出一种政府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开拓了一条专家学者走向社会、走进市民生活的新途径。
文化科技融合助力文化创新
本届中国文化创新高峰论坛上,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严先机等嘉宾,从文化理念、文化战略、文化发展的手段和途径等不同角度,为我国文化创新与发展出谋划策。
詹福瑞提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有效手段。他认为,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可成为促进文化机构科研和业务发展、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文化的核心是创意,科技的核心是创新,创意和创新与产业结合,就形成了目前的文化科技产业。文化科技产业是一个新型产业,它并不是简单地在科技产业中加入文化元素或在文化产业中添加科技含量。” 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总经理李明表示,文化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体制机制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蒋伟教授代表《全国文化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课题组,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新时期发展文化科技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分解、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与文化科技方针等。他指出,我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文化科技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文化的巨大力量表现在文化的科技化与科技的文化上。
严先机说,他们正积极谋划文化科技实验与工程中心的建设,努力实现文化科技的聚集与转化效应。目前正在筹建申报“文化科技实验与工程中心”,其目的就是要研发文化科技关键技术,汇集文化领域的适用技术,面向全社会和文化行业推广与转化文化科技成果,推动与促进全国文化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与广泛应用。
于平表示,要重视文化传播方式的科技进步。“文化权益的公平性到文化产品的精神品质,是文化创新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体制问题与既有的文化建设理念相关,而科技问题却大多指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指向未来的文化建设首先要重视文化传播方式的科技进步,其次要重视文化生产方式的科技进步。他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抉择全新的文化创新路径。
深圳打造
文化全民共享新模式
在文化事业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深圳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出不少好模式。本届文化部创新奖上,深圳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和“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两个项目获得创新大奖,这对深圳的文化发展创新给予了肯定。
于平对深圳的两个获奖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这两个项目的创新品质非常高,其中,自助图书馆项目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市民文化大讲堂为群众提供了高品质文化服务。深圳能获得文化创新大奖,是因为深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在文化建设上动脑筋,真正把文化惠民工程做好,为全国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本届文化部创新奖评审组副组长、中国动漫集团监事会主席徐世丕表示,“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深圳致力于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而推出的,打造了一个全民共享的先进文化传播平台,使先进文化通过专家学者阐述出来,更具亲和力。“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突出了文化创新共享模式的例证。4年多来,市民文化大讲堂始终以“鉴赏·品位”为主题,以“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通过举办大规模、公益性、免费的文化普及活动,为市民呈上了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徐世丕认为,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因和推力,文化创新将有力地提升一个城市的竞争力。2003年以来,深圳坚持“文化立市”战略,同时致力于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文化,把创新放在首位,增强与深圳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创新活力,这充分体现了这座年轻城市一种对先进文化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