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图书馆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缺什么 补什么,少什么 学什么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救援队飞赴震区
我国日报出版
规模仍居世界首位
历史街区保护再遇难题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1-1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古街老房变危房 居民拆旧建新被叫停
历史街区保护再遇难题
  有千年历史的温岭街

  看着一栋栋老房子被拆掉,一幢幢新房子建起来,浙江省温岭市温峤镇温岭街居民杨珍珠不得不拿起电话,拨通了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和温岭市文物监察大队的举报热线。

  不重建没法住人了

  温岭街是一条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街区,在明清时尤为繁荣。在温峤镇,现存的温岭街主要为明清时期建筑,很多地方仍保持着原貌。古街建筑是典型的“河街相邻,水陆平行”的江南古街,南北走向,总长约1500米,分为上街、中街、下街,街东临溪,隔溪又一单边街道,故又有前街、后街之分,街道为石板路面。

  由于年久失修,温岭街的保护并不完整,在老房子之间出现了一些新建的混凝土结构建筑,使得这条千年古街和其他历史名街比起来逊色不少。

  从去年10月开始,温岭街后街75号附近的13间临街老屋被拆除,而不少新房子的大体框架已经成形。

  一位租住在这条古街上的店主说,因为房子太破旧,没法住人,她晚上要回到镇上的家里住。“一刮风下雨,房子里就进水,我们都不敢留在这里。特别是遇到台风天气,很多居民便会关门跑到别处去。”

  今年87岁的林阿婆,在这里快住了一辈子。说起这儿的老房子,她也表示住宿不安全,“刮台风的时候,我们都要到外面去。”

  如今住在古街老房子里的,多是老人和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听说有些居民将老房子拆了重建,不少人都表示理解,“不重建真的没法住人了” 。

  拆旧建新属未批先建

  2006年6月2日,浙江省将温峤镇定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村镇。作为该镇历史最悠久的古街,温岭街自然成了重点保护街区。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接到古街居民拆旧建新的举报后,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队长吕可平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告诉记者,温峤镇属于省级历史文化村镇。古街上的危房需要维修,当地就必须拿出维修方案,报省里批准,然后才能按原貌修复。那么,温岭街居民拆旧建新的行为是否得到了当地建设部门的批准呢?

  温峤镇有关领导坦承,重建的10余间房屋并没有取得建设许可,浙江省建设厅没批下来。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镇里对古街修复不够重视,虽然老街原貌还在,但是一些古建筑已经消失。古街部分居民这次拆旧建新,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房屋年久失修,结构严重变形,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镇里也正是因此才允许他们将老屋拆掉重建的。

  历史街区保护难在哪儿

  一方面是颇具历史价值的街区需要保护,另一方面是当地居民有着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的迫切需求。温岭街面临的保护难题,其实在很多历史村镇和街区都存在。

  “如果相关部门只是简单地叫停,不去解决温岭街保护的深层次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失职。” 吕可平说。在他看来,首先应该向这些居民充分宣传古街房屋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次,要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保护古街的好处。“有了自豪感,才会有保护的自觉性;自身利益得到了维护,居民们才会积极参与保护。文保工作才能持久,才能见成效。”

  专家指出,由于历史文化村镇和街区建筑数量多、维修规模大、所需费用高(许多古建筑的维修费用甚至超过新建建筑),单凭居民、村镇或地方政府某一方的力量,都难以承担。很多有重要价值且亟待维修的建筑,由于房主缺乏经济能力,又不能获得国家的资金补助,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维修保护。在这方面,政府应加大投入,在保持建筑形制、材料不变的前提下,改善老建筑内部条件。

  在古街保护方面,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经验,比如安徽省从1986年开始在西递村进行试点,有选择地与住户签订协议,政府出资补助村民维修古民居,被补助的住户产权不变,但必须有效保护好自己的房子,不能损坏,不能随意变更建筑结构等。这一方式调动了村民的文保积极性,使大批古民居得到了有效保护。2001年,西递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了解到,部分温岭街居民拆旧建新的行为目前已被紧急叫停。这一事件也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在吕可平的建议下,温岭市文化局已组织城建局、旅游局、温峤镇及古街所在的上街村、中街村相关负责人,前往廿八都、诸葛村、皤滩古镇等历史村镇保护做得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

  本报记者 刘修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