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他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首创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等职。
1878年10月1日,黄炎培出生在今上海市川沙镇的内史第。内史第是一座宅院,主人是清朝内阁中书沈树镛,故称沈家大院。这个大院在川沙声名赫赫,因为它居住过三户名人,一个是黄炎培;另一家是宋家,宋庆龄等宋氏三姐妹就是在这里出生;第三家是鼎鼎大名的胡适,他也在这个大院里生活过。
黄炎培的父亲黄叔才,是沈树镛的外甥。由于父亲因公长年在外,黄炎培从小便随母亲借住在沈家。沈家世代书香,大院的主人沈树镛,不仅是高官,还是一位饱学之士和书画鉴赏与收藏名家。沈树镛对自己的收藏颇为自豪,他将内史第的书斋取名为汉石经室,供后世子女阅读研习。这里的藏书也让黄炎培受用终生。
黄炎培是上海“土著”,但他既有上海人之精细,也有北方人之豪迈。他交际广泛,朋友遍天下。他和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过往甚密,也与袁世凯、蒋介石、杜月笙等枭雄周旋裕如;他和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冯玉祥是朋友,又同张謇、康有为私交甚笃。这种合纵连横、长袖善舞的为人之道,鲜有比肩者。
黄炎培一生兴学办校,桃李满天下。赫赫如张闻天、徐特立、钱昌照、华罗庚等,连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也是其旗下门生。
今日上海浦东大厦栉比,而当年开发浦东的第一人就是黄炎培。他靠发行股票、社会集资主持修建了上海浦东第一条铁路,他创建的浦东中学则是当时与南开中学齐名的名校。
黄炎培治家有方,教子有术。黄门子女众多,几乎个个才俊。学工学艺,自立为人,都有一技在身,没有一人经商贩卖,也没有一人游戏社会。他要求孩子们在上中学时必须学好三门课程:国文、外文和数学。为了不使孩子们沾染上吸烟喝酒的不良习惯,家里待客时,不得侑烟侑觞。他自己记日记,也让孩子们从小记日记。他送给孩子们的座右铭:“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个“方圆论”,如今被世人奉为教子宝典,人生圭臬。
黄炎培晚年曾申请加入共产党,但是被婉拒。因为中央认为,他在党外比在党内作用更大。抗美援朝时,众人为出兵的名目而犯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黄炎培提出以“志愿军”命名,毛泽东欣然接受,于是,遂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名。1954年讨论《宪法》草案时,他提出国家元首仍称主席不称总统、以中央人民政府为最高执行机关、中央以下各级一律称人民政府的建议,这个建议再获通过。直到现在,“人民政府”的称呼早已深入人心。1959年,他在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不要变动的意见,成为共识。而最早提出要对江南文化水乡周庄予以保护的,还是黄炎培……
要“杀人”的黄炎培
黄炎培被人称为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这两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1902年,黄炎培依照蔡元培先生的教导,回乡办学,倡导学界革命。他到处演讲,抨击满清政府的无能和腐朽,宣传进步的新思想,这样一来,乡绅土豪就把他视为革命党人,抓进了县衙,等待处置。后经朋友找洋人出面,才得救。据说黄炎培前脚刚走出监狱,后脚上面下令斩首的手谕就送到了知县老爷的手中。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他与史量才、沈钧儒、荣宗敬等组织国难会,到处讲演,做形势报告,鼓励抗日群众。一次,他在中华职业学校演讲,全校千余名同学集中听报告,他的儿子黄大能也在台下。讲着讲着,黄炎培激动起来,他突然指着儿子黄大能大声说:“大能,你站起来听着,日本人打起来,如果你贪生怕死,投降做汉奸,日本人不杀你,我们也会杀掉你,如果你上战场牺牲了,我们全家将感到光荣。”
儿子黄大能回忆说:“他非常爱国,比一般的青年都爱国,我们在上海,他每天打听战争的消息,打胜仗他非常高兴,打败仗他痛哭流涕。他戴着黑纱,一般不拿下来,而且他从不进租界地。”
1949年,国民党政府已是日薄西山,此时的黄炎培已经决意跟着共产党走。就在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说话了:“绝不能放过黄炎培的二儿子。”特务们得令而行,把黄炎培的二儿子黄竞武抓去了,目的还是想让黄家屈服退让,但黄竞武宁死不屈,就在上海解放前夕,他被特务打断腿活埋了。毛泽东得悉后仰天一叹,特派周恩来到黄家慰问。
不爱财不做官
黄炎培还有两个清名:一曰不愿敛财,二曰不肯做官。
黄炎培一生兴学,不遗余力。他口才甚好,善于筹款,获捐甚多,但是面对各方资助,黄从不据为己有,不贪不占,不挪用乱用,他甚至枵腹从公,不领工资,只取生活费。
黄炎培的另一个清名是“不做官”。
辛亥革命之后,声望日隆的黄炎培是各派争相拉拢的对象。他两次拒绝出任当时政府的教育总长。为此,袁世凯借题发挥,送给他8个字说:“与官不做,遇事生风。”
毛泽东很看重黄炎培在工商界的影响。进城后,与黄炎培见面,就请他出马办两件事,一是希望他做新中国民营经济的牵头人;二是希望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及早向民营实业家传递共产党的声音。随后,周恩来总理两请黄炎培“出山”。面对共产党的诚意和盛情,这次黄炎培没有再推辞,他以72岁的高龄,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复出做官,有违自己的清名,为此他对子女们解释说:“我现在是做事,是为人民做事,不是为个人做官。”
黄炎培与毛泽东
1945年,黄炎培以国民政府参政员的身份到访延安,在延安,他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问:“任之先生,这几天通过你的所见所闻,感觉如何?”黄炎培直言相答:“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与毛泽东的这段对话,人称“窑洞对”,甚至被后人引用为关于政权建设的经典之谈。
说到黄炎培和毛泽东的交往,还真是故事多多。民间传言,黄炎培珍藏着一部据说是王羲之真迹的书法作品,毛泽东特借来一阅,讲好一个月归还。然而仅仅过了一周,黄就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还。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他失信。”岂知,又过了几天,黄再打电话,毛泽东问:“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到一个月期满,毛泽东让人把书法小心用木板夹好送回,并严命当天零点必须送到。毛泽东对黄的提前“索帖”之举评价为:不够朋友,够英雄。
黄炎培之子黄方毅更正说:“事实上并非是现在传说中的‘刚过一周’,而是过了一个月借期有余。”“索帖”之举确实“够英雄”,但是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跳出黄炎培的“方圆论”,怎么看都不逾矩。
解放后,毛泽东和黄炎培交往日多,二人的通信达100多封,内容也涉及各个方面,可见来往密切。
(本文摘自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大家风范:我所知道的民主党派领袖》一书)
肖伟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