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整个欧洲大陆一样,被覆盖在隆冬的冰雪之中。早晨9点,记者和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张援远迎着晨光,驱车前往埃拉斯姆医院医学博物馆。
经过一个小时的冰道“杂技”,轿车终于抵达目的地。只见5名比利时皇家卫队的保安把守着博物馆的大门严阵以待,来自比利时多家重要媒体的约10名记者也已经等候在门前了。走进博物馆大厅,浓烈的中国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厅内悬挂着八角宫灯、彩挂、对联,摆放着各种介绍中国文化的法荷双语图录和小册子。瓦隆、布鲁塞尔大区省长和安德莱克市市长西装革履,肩上斜挎着比利时三色国旗锦带,恭敬地等候在厅内大门两侧;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比方总协调人吉尔尚女士和艺术节总经理德·米尔德低调地立于不显眼的地方……大家各就各位,静候比利时王后葆拉的光临。
原来,葆拉王后早就听说中医历史悠久,集中国传统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和辩证法于一体,其诊疗养生之道独特,防病健身功效神奇,一直想一探究竟,只是苦于中医没能合法进入比利时,无缘亲眼目睹。她得知中国苏州中医药博物馆与布鲁塞尔埃拉斯姆医院医学博物馆合作举办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中医展”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决定来亲身感受一下中医的神奇奥妙,了却多年夙愿。
10点30分,身着黄黑相间漂亮套装的王后准时来到博物馆门前,笑容满面地步入大厅,与在场各界来宾一一握手致意。其间,比利时的媒体记者和贴身保安紧随王后,照相机的咔嚓声和闪光灯此起彼伏。
握手完毕,葆拉王后开始兴致勃勃地参观展览,埃拉斯姆医院神经放射科主任白蕾鸥教授负责全程讲解,她的中国学生刘艳担当助手。王后首先参观的是中医药书画作品。“神农氏像”、“华佗针灸图”、“李时珍采药图”、《黄帝内经》……白教授结合画卷作品向王后一一介绍。从中医始祖神农氏尝百草辨性味、识药材、教人治病的业绩,到华佗首创“麻敷散”施行手术,用针灸进行麻醉的方法,从李时珍27年努力著成《本草纲目》的重大贡献到《黄帝内经》在养生、防病、健体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讲者投入,听者专注。中医先祖们的丰功伟业和他们不畏艰险、济世救民的画面令王后肃然起敬,她侧身询问张援远大使:“在日常生活中,中医是否仍然被广泛使用?布鲁塞尔是否有中医诊所?”张大使答道:“在中国,中医至今仍然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并告知:“布鲁塞尔已有一家旅比华人开办的按摩健身所”。此时,王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葆拉王后随后参观了各类中医器具,包括药秤、药杵、研钵、铁船、鸡鸣炉、脉枕、针灸、火罐等。每到一处,王后都要认真询问各种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羚羊角、海马、蛤蚧、枸杞子、木瓜、田七、玉竹、益母草……参观中医药材、药草展柜时,葆拉王后专心致志地听取着讲解人对每种药材功效的详细描述。白蕾鸥讲完珍珠粉既可入药也能作保养饰品后,开玩笑地对葆拉王后说:“您那儿一定有不少珍珠,今晚就磨成粉末涂在脸上,会显得更年轻。”王后听后,爽朗地笑了。在人参、灵芝展柜前,王后说:“一位朋友送我一棵灵芝,但一直不知道如何使用,今天我终于弄清了它的用途和功效。”
参观完展览,旅比华人陈震宇还为葆拉王后表演了其父辈自创的健身太极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颇具观赏性。表演结束后,王后起身向陈震宇致谢,并请教如何练习太极拳。
太阳当午,大地回暖,马路上的冰雪开始慢慢融化,露出黑白相间的路面。尽管依依不舍,但大家与葆拉王后告别的时刻还是很快就来临了。目送着王后的专车徐徐驶去,记者心中荡漾起对中医未来发展的憧憬:但愿葆拉王后此行,能够随之化解西方拒中医中药于门外的坚冰,使中医早日真正走进欧洲,走向世界,与西医携手,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本报特约记者 夏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