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梅普组合”倡导俄罗斯人健康生活方式
土耳其“蜗牛”邮局 一封信寄上半个世纪
澳大利亚作家呼吁修改国庆日
比利时四成以上食品销售点存在问题
日本遣唐使船1300年后再度起航
中埃签署政府文化合作协定2010年—2013年执行计划
海地唯一世界遗产
在地震中幸存




 中国文化报 >  2010-01-2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地唯一世界遗产
在地震中幸存
  海地国家历史公园

  杰 基

  海地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救助当地灾民。与此同时,这个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有特殊一席的国家,其文化遗产的现状也吸引了各方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发表声明称,截至目前,海地唯一一处世界遗产——位于海地北部的国家历史公园,在地震中“大致”幸免于难。但另一处已在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上的殖民时代城镇杰克美则受损严重。

  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海地国家历史公园,位于海地北部省首府海地角以南约30公里处,包括西达提尔城堡、桑斯苏西宫和拉米尔斯堡垒,是海地黑人奴隶获得自由后兴建的第一批建筑。因此要说起国家历史公园,就不得不提一提海地黑人奴隶的抗争史,特别是奴隶起义的重要领导人亨利·克里斯托夫。

  早在17世纪末,法国人占领了海地所处的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并将其命名为“圣多明各”。及至18世纪末,海地的黑奴人数已经高达50万。随着殖民者与黑奴间的冲突不断加剧,1791年海地爆发奴隶起义。经过14年的艰苦斗争,1804年1月,海地宣布独立。1811年,亨利·克里斯托夫即位称王。克里斯托夫称王之后,很快便开始建造桑斯苏西宫。宫殿于1813年完工,整个建筑包括王宫、行政楼、医院、教堂、游乐园等,风格和式样上模仿了法国的凡尔赛宫。

  西达提尔城堡更是作为“解放”的象征闻名于世。这座城堡规模庞大,由2万名工人耗时10年方才建成。城堡内石阶、庭园、礼拜堂、会议厅、武器库应有尽有,内部装饰也十分华美。克里斯托夫亲自指挥建筑城堡,因此西达提尔城堡又被称为“亨利城堡”。最令人惊叹的是,由于担心法国殖民者再度进攻,城堡选址在海拔970米的赞里埃山山顶,工地旁边就是无底的悬崖。因此在建造过程中,许多工人不慎坠入深渊。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大家建造城堡的热情和速度,当过砖瓦工的克里斯托夫有时也会亲自参与施工。

  10年后,浩大的工程完成。整个城堡城墙高50米,平均厚度3.5米。城墙顶端安放着从法军手中夺来的大炮,堆放着数万发炮弹。城堡内可以容纳5000人,宏伟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也终于让殖民者明白了奴隶的力量不可小觑。拉米尔斯堡垒是与西达提尔城堡同一时期的建筑,房屋和4个堡垒都是木质结构,外面垒着石板,是当时西半球最大的要塞堡垒。

  可以说,海地的历史就是黑人奴隶奋勇反抗获得自由的历史。1982年,国家历史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年评估专家在审查过程中,不仅称赞公园内的3处建筑巧夺天工、大气磅礴,还特别强调“这是一座象征独立的纪念碑”。

  经历此番地震之浩劫,国家历史公园大体得以幸存,令许多人感到欣慰不已。“个体的生命或许会在灾难中消亡,但海地的历史和文化得以幸存,海地的精神才会一代代传承下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一位官员表示,将尽快在震后协助海地评估世界遗产的损坏程度,并共同探讨如何拯救“劫后余生”的古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