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第3版
环球周末
  标题导航
综合新闻
小省区办大文化的成功实践
扎堆出版有何必要
穿越剧能否异军突起
西藏文化市场从业人员超过两万人
德国电视有奖问答节目因误导观众受罚
哈尔滨朝鲜民族艺术馆建馆60周年
第二届杭州超山梅花节举办
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变身夜总会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2-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堆出版有何必要

  春节期间,文化教育类图书高居各类图书销售榜首。正所谓:“书到今生读已迟。”可不得多读吗?然而,当我们步入书店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呢?出版扎堆玩“碰碰车”。

  长销书(古典名著、儿童读物和教辅参考)与畅销书这两大品牌用铁打的市场奠定了书店的基本构架。在这两大品牌中,重复出版现象之严重是每个走入书店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的。而古典名著更是重复出版的重灾区。

  市场丰富,内容单一。“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出版风气使得叠床架屋、陈陈相因的书籍没有变成脑浆,却变成了纸浆。

  而且,名著虽然身在书店,价格却在庙堂。在这场图书围猎的盛宴中,商家之肉正是读者之毒。名著是出版社的金字招牌。可牌子除了能招徕生意,还可以用来砸人。

  马拉美曾说:“世界的存在是为了成为一部书。”可是如果这本书的内容重复,今天抄袭昨天,昨天抄袭前天,如此类推,无限上溯,还有谁会看这本书呢?我们不禁要追问:当书籍不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成为目的本身的时候,我们应该做怎样的选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可是在现实中,又有哪个出版社愿意做风做沙去淘黄金呢?如果既能规避出版风险,又能进账分红不是更好吗?而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著既有口碑又有不错的市场前景,自然成了出版商的首选。

  为何重复多如许?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推论不具备创新的功能,一生千、一生万,这种倒金字塔式的格局是创新的羁绊,因为相似的阅读造就相似的思维,而相似是创新的桎梏。

  其实,路上的车多了,就该换条路了。重重复重重,何处是前程?书重典复盼新路,突出“重”围,势在必行。

  党云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