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环球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第3版
环球周末
  标题导航
“掌门师太”心中的难报恩情
“曲线救国”还是“与虎谋皮”
加纳学生叫我“大圣”
景德镇陶瓷出展日本
德国航空史最大罢工引民众反感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2-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曲线救国”还是“与虎谋皮”

  焱 木

  刚刚进入虎年十来天,韩国人就干了件与虎谋皮的事儿——向法国讨要1866年被抢走的《外奎章阁图书》。不过,韩国自知直接索要铁定没戏,于是用了个折中的招儿,叫“永久租借”,意思是让法国人出借此文物,每4年延长租借合约,进而实现无限期租用,文物的所有权仍然属于法国。

  把自己被抢走的东西“借”回来,这是谁出的点子?真是让人既想夸他,又想骂他。为什么要夸他呢?因为追讨流失在外的文物,实在很难,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博弈非常复杂,外交追讨的路途往往也是九转十八弯。人们可能不知,法国高速列车开拓国际市场的代表作就是对韩国的技术转让。而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铁技术转让项目的达成,就有《外奎章阁图书》的一份功劳——1993年9月法国密特朗总统访韩,归还了《外奎章阁图书》这套书的其中一本。至于另外290余本,还像筹码般堆在法国国立图书馆,以备“不时之需”。这回倘若能曲线救国,一下子拿回所有的《外奎章阁图书》,解除受人牵制的被动,岂不痛快?

  为什么又要骂他呢?因为这点子其实有些憋屈,而且治标不治本。用普通人的逻辑看,韩国不啻于弱弱地说了句:“亲爱的强盗同志,麻烦把抢走的东西还给我,就当你借给我的,我拿回了东西,你也保住了面子,好不好?”想得恶劣些,一旦“永久租借”,留下的可能是永久后患——就算法国同意“借”给韩国,只要抓着所有权不放,哪天不想借了还会问韩国要。《外奎章阁图书》明明属于战争期间被掠夺文物,所有权本归韩国,法国理应无条件归还。然而,这一“借”,无异于忘记了当年法军的野蛮行径,认可法国将所掠夺文物归为国家财产的行为;这一“借”,意味着韩国对所有权的放弃,承认其是法国文物。更令人担忧的问题则在于,如果开了这个头,以后被掠夺的文物都要按这方法“借”回来,岂不冤枉!而且,就算东西放在自己家里,文化主权还是未能得到保障,还是在续演被人宰割的历史,还是没能找回失落的尊严。

  据报道,这“永久租借”的办法是韩国政府在听取市民团体等各界意见后,选取的“最现实”的方案。将信将疑的笔者询问了一位法语博士朋友,他大笑一声说:“你知道吗?1993年密特朗归还那本书的方式就是‘租借’!”“再告诉你一个故事,去年希腊雅典卫城新博物馆开馆,向大英博物馆‘借’用埃尔金大理石雕像,大英博物馆开出的条件是希腊承认该馆对雕像的所有权。希腊拒绝了。”

  无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