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消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自2月28日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中国政府通过问计于民,为未来10年勾勒的教育改革“路线草图”。
征求意见稿文本由序言、4个部分和实施组成,共22章、70条,约2.7万字。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如,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针对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如,针对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提出“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围绕“学生减负”问题,提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针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压力现象,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对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力求有所呼应、有所回答。
外界注意到,征求意见稿中的政策措施已进入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如,针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软肋”,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针对高校“行政化趋向严重”的现象,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但有专家指出,能否真正落实,还是对政府和有关部门执行力的重要考验。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坦言,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已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但当前中国在教育、农业、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项目较多,短期内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难度也较大。实现4%的目标还需要各级政府作出艰苦努力。
袁贵仁表示,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配套政策,否则的话就很难推进。在纲要出台后,将针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为推进改革提供经验和保障。
袁贵仁说,纲要制定的过程既体现了政府问计于民的诚意,也反映出教育改革任务的艰巨。必须基于国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据悉,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将截止到2010年3月28日。
(吴晶 周婷玉 刘奕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