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旧 事
  标题导航
又到满园春色时
提高公益热情
需要“三把火”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排名揭晓
“华北第一庙会”吸引八方来客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走向复兴》获特别奖
飒爽“花木兰”亮相国家大剧院
文化大视野
“中国式狂欢节”期待传承创新




 中国文化报 >  2010-03-01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到满园春色时
——山西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纪实

  新华社记者 高 风 李建平

  文化体制改革像早到的春风,劲吹于太行、吕梁,点燃起文艺工作者的饱满热情。一幅壮丽的产业发展画卷正在三晋大地徐徐展开。

  山西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分类指导、攻坚克难。目前,全省已基本完成各项重点改革任务。

  转企改制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今年春节期间,太原市民带上“龙城电影一票(卡)通”,就可在任意影院以最低价观看大片。然而在改革前,太原市多数影剧院长年发不了工资,人员老化、产权不清,经营举步维艰。仅市文广局所属的13家电影院就累计亏损3915万元,累计拖欠职工工资3000多万元。

  为彻底扭转电影业发展艰难的局面,太原市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市文广局所属13家电影公司、电影院转企改制,并整合成立了太原龙城电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将影院现有的用房、用地共约7亿元的资产一次性转为经营性用途,不但壮大了公司资产,也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使电影院获得了新生。

  目前,山西全省已有182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成为新型的市场主体。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山西文化产业呈现出春色满园的可喜局面:大型说唱剧《解放》在全国商演一票难求,新编晋剧梅花版《打金枝》叫好又叫座,《九曲黄河》广受好评、场场爆满,清徐县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演出年收入达到750万元,山西出版集团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0%……

  以人为本

  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山西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以职工利益和事业发展为立足点,相继出台了多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了“谁改革支持谁、早改革早受益,改革不吃亏、改革有实惠”的鲜明政策导向。

  在解决人员身份转换、社会保障等难点问题上,山西省规定:转制前已离休人员,原离休费待遇标准和医疗待遇不变;转制前已退休人员,原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对转制时工作年限满30年以上或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文艺院团舞蹈、武功、戏曲、吹奏的演职和教学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8年以内)且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的人员,经本人申请,按管理权限批准后,可以按照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办理内部退养。

  政策出台后,不仅应当转企改制文化单位的干部职工表示欢迎,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和山西画报社3家按规定可以继续保留事业编制文化单位的干部群众,也主动提出转制要求,为顺利推进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财政引导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但不是文化经济强省。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山西省把着眼点放在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上。

  山西省级财政从2009年起,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的资金,作为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发改委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用于未纳入服务业“1+10”项目扶持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波说,从文化产业占该省GDP比重来看,已由2008年的2.8%提升到了2009年的3.5%左右,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预期。目前,结合山西正在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山西省委宣传部已联合多部门组织煤焦企业与文化旅游项目投资洽谈会,引导煤炭资源整合的资金投向文化产业。

  文化惠民

  让百姓共享文化成果

  不仅要出精品,更要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山西推出了“政府掏钱买单,百姓领票看戏”的优惠政策。

  “晋商文化艺术周”期间,只需5元,就能观看名角演出的精品剧目;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北方片)展演期间,总共45场演出中,针对部队官兵、矿山工人、农民工、社区群众、老年观众等不同受众群体的公益演出就有15场,并且以10元、30元、50元三个等级的超低票价实行“戏剧惠民”。

  在基础建设上,山西各市、县积极规划和建设与当地城镇规模相适应的文化设施。如县一级开展“五个一工程”建设,即兴建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馆、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文化中心或影剧院,扶持一个剧团,每个乡要建成一个综合文化站,每个村要建成一个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大院。一大批市、县、乡级文化设施得以新建或改扩建。随着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完善,覆盖山西全省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新华社太原2月27日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