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旧 事
  标题导航
又到满园春色时
提高公益热情
需要“三把火”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排名揭晓
“华北第一庙会”吸引八方来客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走向复兴》获特别奖
飒爽“花木兰”亮相国家大剧院
文化大视野
“中国式狂欢节”期待传承创新




 中国文化报 >  2010-03-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飒爽“花木兰”亮相国家大剧院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2月26日晚,脍炙人口的经典豫剧《花木兰》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上演,赢得了现场1000多位观众的阵阵喝彩,也给国家大剧院2010年春节贺岁舞台增添了几许亮色。

  迄今已演出2600多场

  豫剧《花木兰》由剧作家陈宪章、王景中根据马少波创作的京剧《木兰从军》剧本改编而成。1951年豫剧大师常香玉曾率香玉剧社(河南豫剧一团前身),将该剧作为主要剧目进行义演,唱响中原乃至全国,所到之处无不激发了广大观众的爱国热情。常香玉用演出所得捐献给国家一架飞机——“香玉剧社号”。之后,常香玉还曾率团携该剧奔赴朝鲜战场前线演出,慰问志愿军。迄今为止,该剧已经演出2600多场。

  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李道畅介绍说,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花木兰》一直在不断改进、提升。此次来京演出,主创人员根据现代观众、剧院的演出空间要求,重新进行舞美设计;同时,在原剧的叙事结构上进行了整理,首次出现了幕间伴唱、独唱等样式。

  新一代“花木兰”刚柔并济

  演绎古代女英雄是豫剧传统戏的一大特点,豫剧舞台上的女性形象洒脱、干练。作为当今豫剧五大流派中“崔派”的领军人物之一,《花木兰》主演范静汲取“崔派”精髓演绎“常派”剧目,将一个替父从军12年、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演得活灵活现。她的演唱时而细腻委婉、柔媚抒情,吐露出“羞答答”的闺阁少女情怀,时而浑厚刚健、洒脱豪放,显示出阵前将军的威风,赢得观众掌声一片。一位外国青年观众说:“太美了,真好看!”

  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花木兰》和《五世请缨》后,河南省豫剧一团还将前往河南省原阳县新塘乡,为农民朋友演出8场。

  本报记者 翟 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