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术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旧 事
  标题导航
本科教育能给相声带来什么
状元不世袭 成绩靠努力
山东艺考小幅降温
陕西高招艺术类专业扎堆考
中国音乐学院新增电子音乐作曲专业
清华美院新增摄影专业方向
首都体育学院首招艺术类考生
“一个石膏画60年”




 中国文化报 >  2010-03-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状元不世袭 成绩靠努力

  江继兰

  因为曾在孔府工作过,每次回家乡曲阜,笔者总要到老地方看看。今年春节回家再去孔府,前门进,后门出,发现在后门附近添了一座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于是乘兴进去瞧了一下。这一瞧还真有收获,里边把科举考试、进士及第、状元试卷及历朝历代状元分布情况都形象地展示了出来,使笔者增长了见识,更觉得状元博物馆坐落在儒家文化发源地恰如其分。因为历代状元读的是孔夫子的书,考试也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孔夫子可谓历代状元师。在圣人家乡把历代状元生平事迹、所作所为陈列在一起,可从中了解儒文化的发展变化。孔老夫子不是状元,他亲自教过的学生中也没有状元,因为那时还不兴科举,但孔子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对刻苦学习的学生是大加赞扬的。不信,你读读《论语》就知道了。

  游罢孔府,参观状元博物馆,最强烈的感受是状元不世袭,成绩靠努力。孔府里过去住的是衍圣公,这个角色在古代很重要,历史上曾有七十多人荣任此职,它的特点是世袭,由孔子的直系后裔一代代世袭,别人是不必争的,争也争不来。而状元要靠争取,也必须通过科考层层过关争取才能得来。历史上虽然有一门多进士、父子双状元的少数现象,那也不是世袭,都是靠个人努力得来的。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层层考试,给努力进取者设一个比赛的平台,学而优则仕,进士第一名为状元。今天看来,科举制度仍有其历史功绩,也正因此,它被洋人称为先进的文官制度。中国古代国家机器的运转、社会的稳定、文化的发展自然也有状元们的功劳,虽然他们在整体上也不过是机器上的螺丝钉。

  状元博物馆设在曲阜,笔者自然关心家乡出了多少位状元。看了状元们的地域分布,不免有些感慨。唐代曲阜出了7位状元,这个数字很可观,孔老夫子如果活到唐代,也会高兴。可是再往下看,宋代以后到清代近千年曲阜一位状元也没出,不知孔夫子看了这种情况有何感想?相比之下,安徽的休宁县却出了19位状元。有同乡给曲阜千年没出状元找理由,说风水让孔夫子给“拔”净了,但这并不是理由,圣人不“拔”后人风水,只为后人造福。同样是曲阜,唐代不就出了7位状元吗?把不出状元的责任推给先人,既没道理也不尊重祖宗。问题出在何时,就在何时查原因,别拿祖宗说事儿。圣地千年无状元,是在科举考试时成绩没有突出者,考试凭成绩,成绩靠努力,努力不够,恐怕这才是原因。

  现在不兴科举了,但还有考试。选拔人才,总是要考试,现在要考,将来也要考,考就要争第一,第一要靠努力学习去争取。出生于文化圣地者,更应积极努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