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人 物
  标题导航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上下呼应,文化产业加速走向资本市场
“虎骨酒”的
悲情与人情
湖北襄樊专项奖励文化获奖作品和人才
华侨城集团推行低碳战略
首届感动香港十大人物评选启动
“三苏杯”诗歌大赛开赛
牛连和个展在京举办
新疆首批哈萨克族文艺作品汉译版出版
贵阳交响乐团诚聘“音”才
七年“蜗居”集装箱,不是艺术是生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3-1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虎骨酒”的
悲情与人情

  然 玉

  据报道,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员工称死虎被制成虎骨酒,有重要客人来或过年过节,领导会拿出来请客送礼。威猛如虎者,竟也有饿死的一天,而死去的东北虎,同样没能得到安息。

  生前,为了人类的猎奇之需,失去自由;死后,无奈人之私相授受与腹欲,献出毛骨。11只东北虎,牺牲可谓彻底。只是,如此悲情的故事,在一个现代文明城市上演,让人唏嘘。

  如果说东北虎死亡本身,尚可用“资金不足”之类的说辞开脱,那么,用于送礼的“虎骨酒”,实乃不能容忍的恶行。野生动物园,终究不是深山老林,理应更多接受文明社会的规制。“虎骨酒”事件,其逾矩之处甚多。

  首先,它违背了显性规则。园内死亡的动物如何处理有着一系列对应的程序要求,或解剖、或销毁、或做成标本,凡此种种。制成“虎骨酒”,显然不是正当的处理方式。更深层次而言,资金链的断裂、动物的生存困境,甚至死亡案例,何尝不可以归责于此等“非专业管理”思维。

  除此,将死虎制成“虎骨酒”,同样背离了社会的隐性共识。文明社会善待动物,对动物园的动物尤其如此。因为它们已然失去自由,褪去锐气,为我们的“好奇”牺牲了太多。作为补偿,人类起码要保证这群动物具有尽可能好的生存环境,这实为社会良心之所在。而在沈阳的这所动物园,圈养的东北虎不仅没有得到基于人性善意的“补偿”,且遭到更为彻底的剥夺和利用,甚至到了“尸骨无存”的骇人地步。

  此事上,动物园的管理者当然难辞其咎,接受问责势所难免,但需要反思的远不止当事群体,整个社会的人情世态都需自省。有人不惜犯险,自酿虎骨酒送人;有人心安理得,淡然收下这份“贵礼”。“关爱动物”、“遵纪守法”之类的底线,都因此变得不堪一击。(搜狐博客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