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美丽鸟翼上的两片羽毛
胡主席走进我的汉语课堂
开罗中国文化中心走进埃及私立学校
《双重谎言》被追认为莎士比亚“新作”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3-2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重谎言》被追认为莎士比亚“新作”

    周依奇 编译

    迄今为止,被认为全部或部分由莎士比亚所著的作品多达77部,但其中大约一半没有确切根据。有不少人声称,莎士比亚作品的真实作者可能是爱德华·德·维尔、弗朗西斯·培根或克利斯托弗·马洛。

    近日,世界上最权威的莎士比亚作品出版公司阿登宣布,读者很快就能读到该公司出版的一部“莎士比亚新作”——《双重谎言》(Double Falsehood的直译)。一时间,莎士比亚研究界朝野震动。此次《双重谎言》被正名或许将掀起新一轮关于莎士比亚真实身份以及真假作品分辨的热潮。

    作者一度被讥为“莎士比亚骗子”

    “《双重谎言》有莎士比亚的DNA,读了它,就等于拜读过已经失传的莎士比亚剧本《卡登尼欧》。”读到这样的句子,读者一般会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噱头的剧本广告。在18世纪,当《双重谎言》的作者刘易斯·希尔包德坚称自己是在参考了莎士比亚的剧本《卡登尼欧》手稿的基础上创作出该剧本后,绝大部分人也选择无视他的“大话”。当他进一步宣称自己手上有3本《卡登尼欧》手稿后,专业剧评人更是将希尔包德骂得狗血喷头,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莎士比亚骗子”。因为《卡登尼欧》可以说是一部存在于传说中的莎士比亚作品。据传,该剧于1613年被搬上舞台之后,剧本就失传了。

    《双重谎言》1727年被搬上了舞台,并在英国伦敦著名的特鲁里街歌剧院演出。戏剧冲突主要围绕两男两女展开,作为男主角之一的一个贵族子弟强奸了女主角之一的纯洁少女,最终浪子回头并赢得了所有人的宽恕。剧本里充满了恐怖、脏话、决斗、暴力等18世纪英国观众喜欢的戏剧元素。不过,观众认为该剧比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都短,并且剧中缺少莎士比亚惯用的大段独白。很快,希望靠莎士比亚扬名立万的希尔包德彻底梦断伦敦:一天,《双重谎言》演出结束后,观众们在台下大喊起来:“作者是谁?作者是谁?”随后搬出了一座莎士比亚石膏半身像。从此,该剧落下笑柄并很快结束了演出。

    不过,“胆大妄为的骗子”希尔包德的悲惨经历尚未结束。希尔包德将同时代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创作的一部关于莎士比亚的著作重写,以此证明自己更为出色,与蒲柏结下梁子。蒲柏一气之下将希尔包德借莎士比亚之名“招摇撞骗”的经历作为主要素材,写成了著作《愚人记》。有趣的是,20世纪80年代,正在研究《愚人记》的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文学教授哈蒙德教授获知这段往事后,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18世纪文学转向了莎士比亚研究——他决定要将《双重谎言》的身世之谜研究个水落石出,并公之于众。

    作品最终获得出版许可

    正是这位哈蒙德教授认为《双重谎言》确是根据已经遗失的莎士比亚剧本《卡登尼欧》创作而成。这一次,不仅阿登站在哈蒙德教授一边,不少莎士比亚的权威专家们都在为此激动不已——据传,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已决定在天鹅剧场上演此剧。

    20多年的时间里,哈蒙德教授对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与《双重谎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常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

    2002年,阿登出版公司与其进行了接触,希望哈蒙德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以验明《双重谎言》是否源于《卡登尼欧》。又是8年过去了,哈蒙德教授终于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表示,首先,在十七八世纪,莎士比亚作品被广泛改编,这并不是什么新闻。其次,要证明《双重谎言》源于莎士比亚,首先要证明《卡登尼欧》并非传说。经多方调查,许多证据显示此剧作的确并非虚传,比如有记录显示,曾有人出钱请莎士比亚剧团演出该剧。此外,据传《卡登尼欧》为莎士比亚与约翰·佛莱契尔合著。佛莱契尔曾与莎士比亚合作创作了《亨利八世》和《两个贵族亲戚》。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双重谎言》中出现了3种笔法,“这可以从文风上看出来。比如拼写、句法和比喻手法等,都和莎士比亚的其他戏剧剧本很像。”这意味着,希尔包德很可能是对《卡登尼欧》进行了大量改编和删减。

    对此说法,牛津大学早期现代戏剧教授蒂芬妮·斯特恩持质疑态度。她认为,希尔包德疯狂地迷恋莎士比亚,并且常模仿莎士比亚的风格进行创作,因此模仿莎士比亚的拼写、句法和比喻都难不倒他。此外,希尔包德本可以发表他所拥有的手稿作为证据,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一个重要的疑点。

    “想要读到原汁原味的《卡登尼欧》并将其与《双重谎言》进行逐字对比是不可能了,因为《卡登尼欧》早已遗失。但我相信,读者将从《双重谎言》中感受到莎士比亚的DNA。”对于哈蒙德教授的这种结论,斯特恩表示,她仍有不同意见。但是,她也表示理解《双重谎言》为何最终得到了广泛认可,因为“人们实在是太想再找到一部莎士比亚的作品了”。以前,人们曾一度怀疑莎士比亚与他人共同创作的可能性。随着人们逐渐认可了这种情况的存在,也逐渐能接受《卡登尼欧》的存在和《双重谎言》的莎士比亚基因了。

    阿登总编对认定结果表示了“谨慎的欢迎”,表示大家的不同意见都很宝贵。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阿登决定出版《双重谎言》,让这部戏剧在250年之后再次得以与读者谋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