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修兵)4月3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选民老冤蛋》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孔繁灼,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季国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中国剧协原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王蕴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等出席研讨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卜键主持研讨会。
由山东省柳子剧团、山东省吕剧院联合演出的现代戏《选民老冤蛋》,以一个生动的喜剧人物草民老冤蛋的选举经历为主线,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民主生活进程。该剧使用了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3个剧种,3个演员演出7个角色。虽然整台戏演职人员不到10人,投资不到10万元,却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广泛好评。为此,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中国文化报社专门邀请《选民老冤蛋》剧组进京演出,并组织专家研讨该剧的成功经验。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选民老冤蛋》的艺术成就和探索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大家认为,戏曲艺术应该回归人民大众,回归民间。《选民老冤蛋》将农村民主进程的重大主题蕴含在百姓身边的故事中,贴近民生,反映民情,积极关注9亿农民的精神和情感需求,真正做到了为农民创作戏、为农民制作戏、为农民演戏,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家的视野扩展到了广阔的农村,深入到农民的生活和情感心理,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专家学者认为,《选民老冤蛋》舞台制作简约朴素,重点突出演员的表演,为戏曲艺术回归本体、服务农村基层做出了有益尝试。该剧采取情节组合和剧种联合的方法,通过组合式的3段小戏,把人物、主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和心理变化,同时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欣赏到更丰富的艺术样式,是一出真正返璞归真的戏。
与会专家学者还对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观摩演出和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认为,《中国文化报》是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是文化舆论导向的重要平台,是文化精品推出的重要渠道,也是文化理论探讨的重要园地。《中国文化报》立足于给好戏找到观众、为观众推出好戏,承担起了为观众、戏剧界和社会提供优秀作品传播平台的责任,是集团公司、报社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种体现。
对于《选民老冤蛋》的不足之处,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