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仕卫 李 玲
3月30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举办的第七届屯堡山歌歌王大赛圆满落幕。当天,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久、省政协副主席陈海峰等到现场为获奖歌手颁奖。这几年,每年一届的屯堡山歌歌王大赛已成为安顺热点,那么,安顺山歌究竟有什么魅力?
歌王大赛:信手拈来, 都是即兴演唱
“百年旱灾从天降,老天无情人有情,捐款捐资抗灾害,众志成城一条心。”郭平生登台了,他唱当前的抗旱救灾,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受灾群众对党委、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的感谢,同时也表达了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决心,这样的开场让数万名观众的掌声几乎将他的歌声淹没。
今年38岁的郭平生曾蝉联2008年、2009年两届“屯堡山歌歌王”,不过,当天,来自西秀区旧州镇甘塘堡村的他比起来自西秀区东屯乡扁山村大山村民组的女歌手何金菊,还是稍逊了一筹。与郭平生对唱的何金菊一张口,便引来一阵尖叫:“天不下雨好担心,勉强陪哥唱几声;几亿人民在抗旱,胜利一定是我们。”
2007年8月27日,第四届安顺屯堡山歌大赛进行最后的决赛。那天,何金菊作为一个只差一个多月就要生产的“准妈妈”出现在赛场。那年的何金菊只有28岁,却已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当时她寄居在朋友家中,不知道孩子出生后该怎么办,难免有些伤感。赛场上,她参赛的“苦情歌”让许多听者心酸得当场掉眼泪。当天与她对歌的歌手问她今年为何变得这样消瘦,她随口唱答:“去年见我胖又胖,今年见我像螳螂;人多说不得害羞话,有情总被无情伤。”那一年,何金菊获得第二名。如今的何金菊春风满面,因为她已重新组建幸福的家庭,她的歌也更加甜美。
最后一位登台的男选手王斌曾经是2003年首届屯堡山歌歌王,高中毕业的他,编的歌词以幽默、对仗工整著称,后来他几次参赛都获得过“最佳编词奖”。当天与他对歌的女选手是来自西秀区东关镇的郑小琼,“他们在舞台上的所有歌词都是即兴演唱,信手拈来,没有一句是事先想好的。”西秀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戴瑜高介绍说。
经过3个小时角逐,8对选手终于决出名次:何金菊夺得第一名,荣获“屯堡山歌尖叫歌王”称号,获得奖金1万元;谢二妹、郭平生分获二等奖;杨老幺、王斌、江燕子、郑小琼获得三等奖。
据悉,这次屯堡山歌大赛从3月1日开幕,持续了一个月,期间经过了初赛、复赛,共有来自西秀区、平坝县、镇宁县、关岭县等地的上百名歌手参赛。
屯堡山歌:穿越600年的吴歌小调
“屯堡山歌,又叫安顺山歌,它是江南吴歌小调在贵州大山经过几百年的演化,最后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歌种。”此次屯堡山歌歌王大赛组织者之一姚晓英说。据她介绍,吴歌已有3000多年历史,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吴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底层人民的生活史,有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
“将江南吴歌小调带到贵州山区的是600年前浩浩荡荡的30万大军。明洪武十四年,那场史家称为‘太祖平滇’的征南战争中,始发于南京的征南大军不但为黔中安顺带来了地戏(军傩),还带来了更易普及和传唱的吴歌。历经岁月沧桑,吴歌小调在黔中大地慢慢演变为屯堡山歌。”贵州省民间文化学者余学军说,“吴歌产生于民间,其演唱形式为即兴发挥口头创作,屯堡山歌就保留了这种传统,山歌的演唱者们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山歌无本,全靠嘴狠。’”
安顺市原文联副主席吴之俊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屯堡山歌音调有很强的穿透力,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寨前屋后,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从事了几十年屯堡山歌光碟制作的民间文化学者田锦培说,屯堡山歌是盛行在屯堡人群中的男女对歌,七言四句,多以比兴起笔,间有衍字“姊妹娘啊”“我的哥啊”等为衬,唱调简单,内容包罗万象,一般以情歌为主,充满野趣。对唱时多与前一首歌内容相联系,全靠平时积累和现场反应。
山歌新韵:农家有了好茶饭,还有山歌敬客人
走在安顺街头,卖山歌光盘的店铺到处可见; 走在安顺农村,到处可以听见山歌。山歌已成为安顺的一道风景,是安顺人一个深深的情结。特别是每年一届的山歌大赛,场面更是激动人心:人们像潮水一般不断涌来,一对对农民山歌手登台亮相,他们中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歌手们每唱罢一曲,便会引来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整个操场上歌声、笑声、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山歌越唱心越欢,柿子经霜蜜样甜。冬瓜经霜似白肉,青菜经霜味道鲜”“山高林茂好砍柴,河深水急好放排。屯堡姑娘嗓音好,要唱山歌安顺来……”从这些顺手拈来的山歌歌词中,你会发现屯堡人确实才思敏捷,无物不能唱,无事不能表,哪怕是男女情爱,也亦如此:“说跟哥来就跟哥,官家不会砍脑壳。三月清明七月半,得碗水饭两个喝。”
“过去,我们唱山歌被称为‘野歌’,很多大户人家是不准自己的儿女听这歌的,说唱这歌‘不学好’。从1996年开始,政府开始重视安顺山歌,屯堡文化翻身了,我也就开始以唱山歌为业了。”山歌手王斌讲起他唱山歌的生涯,不经意竟牵出了一段关于“屯堡文化翻身”的历史。
“10多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旅游业发展,屯堡文化越来越为外界所知,屯堡山歌也因此繁荣起来。现在的安顺人,农家有了好茶饭,还有山歌敬客人。”姚晓英说,安顺作为贵州龙头旅游胜地,有好山,有好水,再加上优美动听的山歌,使安顺旅游内涵更加具有灵性。
“改革开放以来,屯堡山歌的创作和演唱紧紧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使深深扎根于民间的山歌艺术在快速流变的现代背景下得以发扬光大。”安顺市文明办副主任王思霖如是说。
据介绍,每到农闲或大型节日,山歌对唱是安顺群众最常用的欢庆方式。好日子离不开山歌,忧伤的事离不开山歌,连劝架也离不开山歌,久而久之,形成了安顺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