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可能又是一个里程碑
文化传承和商业价值并不相悖
艺术·话语
《禁闭岛》:是臆想,还是真相
同命相连动人心




 中国文化报 >  2010-04-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传承和商业价值并不相悖
——专家研讨二○○九年至二○一○年贺岁档电影

    本报记者 张晓楠

    贺岁档结束以后,我国影市进入了淡季。在贺岁档之后的第一个半月,全国城市影院可统计票房只有2.5亿元,环比锐减2.2亿元,贺岁档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也难怪几乎所有的电影制作企业都想扎堆这一档期。日前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召开的“贺岁片与贺岁档研讨会”上,专家们针对贺岁电影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认为贺岁电影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更要利用贺岁档期这一商业平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内地市场诱人 香港影人大举进军

    2009年至2010年的贺岁档中,票房过千万元的国产片有16部,其中港产影片就占了12部,香港电影人在内地影市的蛋糕越做越大,这使得内地影市繁荣的同时,也使很多内地电影人不得不“赋闲”在家。

    “我们进入电影产业化以来,正好是香港电影把生意点全部转向内地的时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电影导演郑洞天说。港片抢滩内地市场的势头越来越迅猛,从2003年起,港片的制作开始向“北”倾斜,《十面埋伏》、《赤壁》、《叶问》以及今年贺岁档的《十月围城》、《大兵小将》、《锦衣卫》等,无一例外都是内地和香港的合拍片,都在内地拍摄,主演当中都有香港演员。

    在这种情形下,内地演员尚有机会在银幕上频繁亮相,但大部分内地导演、编剧却与贺岁档无缘了。郑洞天用“悲惨”来形容这一现象:“中国电影界内地的老、中、青三代主创人员,基本和贺岁片没有关系。”虽然在电影创作中不必要刻意区分港片和内地片,但是对中国电影有更大贡献的广大中国内地的电影创作者老、中、青三代,特别是编剧、导演,很难参与到贺岁片创作中来。郑洞天认为,这直接导致了贺岁片文化元素大量缺失,贺岁片中看不到文化。加上制作粗糙,贺岁片与内地观众的欣赏需求越来越远。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说:“我在审《财神到》时觉得很悲哀,包括《机器侠》等影片,可以讲非常差,和中国内地的电影观众口味完全不一样,票房和口碑不佳是很自然的。”

    电影应当承担 文化传承的责任

    “在当下的电影创作过程中,电影的文学性被降低,大家重视的是概念不是故事。”中国电影艺术中心副研究员王群认为,现在各个电影制片厂的文学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策划部。在创作中,策划部提出一个概念,然后由编剧去编造,所以电影里面更多是编造的故事。当年为了一个剧本,从编剧到编辑、到导演甚至主管剧本的文学副厂长一起细致打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情况,现在几乎再也看不到了。以策划代替编剧虽然提高了电影生产的效率,但是其质量难免粗糙,观众看完甚至不知所云。贺岁档期有大量这样的影片出现,长期下去不能不令人担忧。

    “贺岁电影不仅要看重经济收益,也要承担起文化价值传承、文化传播的责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贾磊磊提出,电影应通过产业化的平台,通过商业的方式来传播文化。“人们只有真正买票走进电影院,他才把电影票当成一回事。”

    贾磊磊还认为,商业平台的搭建和文化价值的传承,这两个主题是并行的,因为商业平台是最能够让人接受的平台。这些年来我国制作的一些影片可以表明,中国电影观众特别是主流电影观众对主流文化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比如《集结号》、《十月围城》等,这些影片也有很高的票房收入。这就说明,内地观众不只是爱看武打片和言情片,中国电影观众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包括对革命历史和自身主流传统文化有非常强的认同,这也是主流电影应该承担的一部分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