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成
时代的特殊性塑造了电影的特殊性。美国历史上“麦卡锡主义”时代盛行的悲观情绪和惊悚的气氛形成了经典的影像风格——黑色电影,从而成为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心头萦绕的一个童年梦,影片《禁闭岛》因此应运而生。
“麦卡锡主义”是二战后美国国内反共、反民主的一次逆流。近年来,不管是美国的银幕上还是荧屏上,都流行着这种对美国国家政策进行尖锐批判的影视作品。比如,《华氏911》直指伊拉克战争的“石油动机”,电视剧《越狱》则矛头更加明确地指向了美国政治幕后的黑手。
相较于上述提到的作品,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则更侧重于怀旧。它的出现是对“麦卡锡主义”时代“民主电影”失语的补白。影片的结构也完全采用黑色电影惯用的侦探结构。两名检察官去一个孤岛上的精神病院调查一名失踪的病人,但最后发现,这名病人并没有失踪,甚至没有这个病人。检察官泰迪却被医生指为病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配合泰迪的臆想——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凭空想象。影片在此处戛然而止,到结尾观众也没明白,这究竟是一场国家对一个检察官的阴谋,还是检察官因为妻子杀死了自己的3个孩子而精神错乱导致的幻想。但确凿无疑的是,影片中的确有一个女人亲手杀了自己的3个孩子。至于是谁,观众就不得而知。这起事件无疑是对“麦卡锡主义”时代的悲观绝望情绪的真实写照。
可以说,《禁闭岛》是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又一突破,影片举重若轻的手法实在让人叹服。重新面对那个黑暗的年代时,斯科塞斯并没有赤裸裸地控诉,而是以新黑色电影的手法模拟了那个时代的故事,重新营造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气氛。在斯科塞斯自谓“不再为好莱坞卖命”之后,没有奥斯卡的牵绊,没有功成名就的欲求,他反而更能放开手脚,更上一层楼。
贾樟柯曾说,真正的好导演都是电影学者。我想这话的含义即是,好导演都是一个纯粹的影迷,他们都深谙影片的真谛。马丁·斯科塞斯本身就是一个纯粹的影迷。因此,他拍起黑色电影来才会轻车熟路。《禁闭岛》中阴郁的气氛、恶劣的天气、表现主义的构图、昏暗的光线以及战后流行的精神分析无一不体现了典型的黑色电影的品质。
《禁闭岛》是著名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马丁·斯科塞斯的第四次合作。他也跟随着导演进行了自己的转型——从《纽约黑帮》中的英雄人物走向了《大玩家》、《禁闭岛》中有精神问题的主角,演技也越来越老练。在《泰坦尼克号》中只需把阳光帅气发挥出来即可的“杰克”,在《禁闭岛》中的每场表演必须有双重的含义:一面是残酷的真相,一面是对自己的逃避,莱昂纳多都准确地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