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国家图书馆专门召开了“政府立法咨询服务座谈会”,会议充分肯定了国家图书馆的政府立法咨询服务,希望逐步建立起国务院各部委政策法规制定部门与国家图书馆在信息咨询服务方面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服务政府法制工作,促进政府法制信息建设。
6月11日,“国家图书馆国情咨询顾问委员会”“国家图书馆国情咨询专家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具有60多年立法决策服务历史的国家图书馆将借助各行业顾问和专家团队的智慧、能力,整合国图现有专业队伍,更客观准确地把握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的重点、热点,再次全面提升立法决策服务的水平。
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已成为多国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程序
文化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李洪峰在“政府立法咨询服务座谈会”上指出,国家图书馆在我国的图书馆系统和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在保存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国家图书馆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各项工作特别是立法决策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务院各部门的肯定。面对国家法制化建设和政府决策科学化进程中所带来的挑战,国家图书馆要不断拓展立法决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并带动全国具有服务能力的图书馆做好为本地政府立法与决策服务的工作。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在座谈会上发言时说,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求国家图书馆提供较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工作。中国的法律体系建设是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府的立法过程需要深入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丰富政治文明和法律文明成果。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中国的立法需要研究和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国家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和专业化的信息分析队伍参与立法过程,为政府立法提供古今中外的详实参考资料与论证材料,以及高质量的专题咨询服务,从而为立法工作者的科学判断与决策提供文献信息基础。
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在政治事务,尤其是法制建设过程中,借助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建立起了以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由图书馆专业信息服务专家为主导的立法决策服务机制。一些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在为政府立法决策服务方面已经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程序,在国家的立法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图已初步具备了为我国政府部门提供立法决策服务的条件与能力
国家图书馆已经初步具备了为我国政府部门立法决策提供服务的条件与能力。
一是具有比较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馆藏丰富。中文文献收藏是世界第一,外文文献收藏是中国第一。截至2009年底,馆藏传统载体文献总量达2778万册(件),数字资源总量达327.8TB。其中外国文献资料占馆藏的40%,涵盖123种文字;各类数据库188个;中国学研究图书8万余种,期刊百余种;法律文献20余万册;年鉴3700余种;作为联合国资料托存图书馆,所藏政府出版物达71万册(件),覆盖20余个重要国际组织与外国政府;作为政府公开信息的法定查阅场所,提供政府公开信息近40万件。这些都为国家立法决策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
二是具有一定的获取和分析文献信息的能力。国家图书馆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一套成熟的文献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方法,全面了解各种信息来源,熟练掌握检索语言和检索工具,能够全面搜集来自于馆藏、互联网、非正式出版物等各个渠道的信息,并且具有对检索结果进行判断、分析、评价和综合的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是一支为国家立法决策服务的专业人员队伍正在形成。截至去年年底,国家图书馆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401人,占人员总数的30%,具有高级职称的咨询馆员208人,人员专业背景覆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计算机、化学、生物等各个学科领域。
四是具有较为广泛的国内外图书馆界业务协作关系。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馆,已与全国558家文献信息提供单位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的557家机构开展了文献交换合作。借助国内外图书馆合作交流平台,国家图书馆可以与全国图书馆乃至世界主要图书馆间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开展专题文献研究。
自新中国成立起,国家图书馆就开始为国家的立法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近年来,国图根据各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立法决策服务工作,其中包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信息服务;为“两会”提供咨询服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各专门委员会提供信息服务;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在中央和国务院部委建立分馆;建立“中南海网站”和“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平台”;举办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等等。
国图立法决策服务水平将全面提升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立法决策服务工作,国家图书馆将加大力度,下大功夫,全面提升国家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水平。
首先,根据立法决策的要求,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文献信息资源是国家图书馆开展立法决策服务工作的基础。国图将按照国家立法决策的要求,加强立法决策服务相关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努力使国家图书馆成为立法决策的文献信息保障基地,并将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文献采选力度,特别是加强中国学、法律法规、国外政府统计数据、国外政府出版物、地方文献资源等文献信息的收藏;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间的合作,尽可能多地获取国外文献信息,补充缺藏文献,为国家立法决策的国外文献信息需求提供支持;三是要结合国家立法决策专向需求,加大数字资源整合力度,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中国问题研究、世界各国国情、世界各国议会、民国文献等一批专题数据库;四是要进一步挖掘和整理馆藏历史文献资料,使其服务于国家的立法与决策。
其次,了解和掌握需求,主动为国家立法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以国内外重点问题、热点问题的跟踪分析为基础,定期编制《国图参考》、《信息专报》和《媒体监测》;在每年出版的约25万种新书中,遴选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图书,编制《新书推荐》,为立法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来源;根据各部委提出的专题性文献信息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参考服务。
第三,在既往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加大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立法决策工作服务的力度。为全国人大立法工作和全国政协参政议政工作提供服务是国家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全国人大年度立法计划,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在立法准备、立法审议、法律修订等工作中提出的法律专题咨询提供服务;扩大“两会”服务影响,深化为“两会”代表参政议政服务,针对全国“两会”大会主题,整理相关文献信息,为“两会”代表参政、议政提供支持保障;继续推送《人大媒体监测》、《人大专委会专报》、《人大立法跟踪》等多种形式的文献信息服务,为人大立法工作提供全方位信息保障;与全国人大信息中心合作,通过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平台与全国人大网的链接,深化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年的远程服务;建设国家图书馆政协全国委员会服务平台,为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政协委员议政建言提供文献参考服务。
第四,与各部委政务网合作,加快建立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
第五,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图书馆的合作,拓展立法决策服务的国际视野。建立与国际图书馆界的广泛协作,将有助于及时了解国外相关信息。要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国家图书馆、议会图书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国外有关信息,借鉴国外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的经验和做法;跟踪国外重要中国问题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成果,为国家立法决策国际战略思维的建立提供帮助;跟踪国际热点区域与热点问题,为立法决策部门提供有关参考信息。
第六,建立立法决策服务工作网络。国图希望通过积极的努力与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共同建立起立法决策服务的工作网络。与各部委政策法规司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日常联系机制,以便及时掌握各部委在法律制定和大政方针决策中的信息需求,快速做出反应。
第七,建立全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平台。随着政府政务公开和国家立法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全国许多省级公共图书馆都在陆续开展面向当地政府的立法决策服务。要建立面向全国公共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平台,以加强与各省馆之间的立法决策服务信息沟通,从而便于掌握地方情况;在全国图书馆间开展咨询合作、业务研究和经验推广,规范立法决策服务工作,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图书馆对各级政府的立法决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