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鸟巢”文化宫真相调查
全民学英语带不来国际化都市
全国美术考级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
“儒家文化齐鲁行”在济南启动
音乐剧《爱丽丝梦游仙境》将演
文化扶贫慈善盛典为西南旱区募捐
江苏常州艺术院团改制“6变4”
湖南159米书法长卷礼颂世博
图片新闻
资本力量渐融文化产业壁垒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7-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本力量渐融文化产业壁垒

    (上接第一版)

    “以往,由于企业资金实力不够,政策不明朗、观念不开放等,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文化企业难以走到一起,国有文化企业之间的整合更多要靠行政力量去推动。而现在,国家降低了准入门槛,鼓励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作为产业发展一种高级形态的资本运作能在跨所有制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说,“欧美出版业的历程告诉我们,是资本的长剑在切割着资产与市场。我们争创资本运作新优势的体会是,一方面,民营企业不是任由你整合的;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单靠行政力量去整合一个单位不会产生‘化学反应’。我是要考虑买什么的。我第一买了个机制;第二买了一批领军人物;第三买了一个核心团队;第四买了一个商业计划书。”

    破解“融资难”

    过去受文化企业固定资产有限、金融机构对创意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难等多方因素影响,文化产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一直比较有限。近年出现的多种文化产业融资新模式,正逐渐改变这一局面。

    一是信贷融资成为文化企业最主要的融资途径。2008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推动银行授信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构建。尤其是2009年3月以来,23个经各地文化部门报送并由文化部推荐的申贷项目获得了共计60多亿元银行贷款。据上海市文化部门介绍,上海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国家开发银行今后5年对上海市文化产业支持的融资规模可达300亿元。

    二是股权投资初步进入文化产业。据兰培介绍,两年来,这一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是一批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股权投资基金的筹备与设立,如财政部注资引导,规模达百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三是债券融资在文化产业界放量增长。债券融资的形式包括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目前,除公司债外,国内债券市场上的各类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均有文化企业尝试。2008年以来,有两家文化企业在国内债券市场发行5只债券,融资金额达50亿元。

    四是文化产业信托在2009年得到进一步推广。杭州市发改委财政金融处处长王晚霞说,去年初,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宝石流霞”作为结构化信托融资产品正式发行。该信托贷款总额6000万元,期限1年,利率为8.39%。蔡灵说,与早期的尝试相比,当前文化产业信托产品的操作经验、市场影响力已有较大提升,成为破解行业融资难新的支撑点。

    五是涉及文化产业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实践典范。2008年,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上亿元的多项目电视剧打包贷款,成为文化产业无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版权质押贷款第一单。

    中小企业最缺资金

    受访专家认为,近年来虽然金融机构介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可融资支持对象仍仅限于点,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少数具有较强品牌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一些能带来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化项目,尚未推广到面。

    兰培说,当前最缺资金的恰恰是面广量大的中小文化企业,解决这些“产”与“资”的对接问题,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以债券融资为例,出于企业资质、市场影响等方面的局限,目前业内涉足债券融资的文化企业仍停留于大型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

    国家日前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被普遍认为是文化产业的及时雨。然而,业内人士仍表示,当前要尽快让文件由政策层面走向实际操作层面,尤其让更多中小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以解其资金困扰。

    兰培认为,一方面,文化企业必须立足于自身建设,苦练内功,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尤其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经营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以赢得资本市场青睐;另一方面,国家应积极支持文化产业的金融创新研究,依托具有相关服务经验的金融机构,组建若干文化产业金融创新平台,对文化产业金融产品开展集成创新,并设立文化产业金融创新奖。

    浙江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副处长何蔚萍认为,除为中小企业寻找金融机构的支持外,还要注重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浙江省文化厅为探索民间资本与中小文化企业牵手,成立浙商文化促进会,一手整合部门资源,一手整合浙江民间资金。这一机构成立10个月以来,已引导浙商投资文化产业百亿元。杭州市政府由财政出钱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成立创业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财政“四两拨千斤”,专门投资正处于种子期的企业,投资对象中就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

    (据《瞭望》新闻周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