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演艺营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戏迷缘何钟情“爱珍腔”
“人间四季”音乐会演绎“爱的情境”
暑期演出市场:音乐会扎堆
“组织”的力量
北京演出业倡导“低碳”演出
舞台剧《魔幻音乐盒》“魔幻”观众
“天使杯”国标、交谊舞赛北京落幕
新版芭蕾秀《天鹅湖》登场水立方




 中国文化报 >  2010-07-2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迷缘何钟情“爱珍腔”

    华服登场的张爱珍   于 烈 摄

    本报记者  隗瑞艳

    7月6日、7日晚,能容纳千人的山西省晋城市泽州会堂内座无虚席,几台立式空调不断冒着冷气,也未能改变室内的闷热状况,可这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观演热情——他们一边手持演出节目册扇凉,一边如醉如痴地欣赏着上党梆子名家张爱珍的演唱,并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喝彩声及伴唱声。这是上党梆子演出史上的首次个人专场演唱会,张爱珍凭着38年的艺术人生积淀,以她那“爱珍腔”的独特魅力,令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韵味十足,观众大呼过瘾

    在很多上党梆子戏迷眼中,张爱珍是偶像级的名家,她20余年前探索出上党梆子独有的青衣、小旦等旦角流派艺术的“爱珍腔”,行腔婉丽、吐字真切、韵味十足——高音区清纯明丽、上下通透,中低音区圆润甜美、哀婉缠绵;激情时声震云天、撼人心魄,委婉时柔情似水、风情万种,被誉为“上党梆子一绝”。至今,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众多上党梆子戏迷仍沉醉和钟情于“爱珍腔”,其精彩唱段在山西长治、晋城等地区广为传唱。

    这次由山西省戏剧家协会、晋城市委宣传部、晋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山西省上党戏剧院联合主办的张爱珍专场演唱会,上党梆子、上党昆曲、上党二黄、上党时调等一一亮相,不仅是对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上党梆子多声腔的一次重拾与整理,更让喜欢听“爱珍腔”的观众大呼过瘾。

    一些观众说,张爱珍的舞台独白轻盈而明晰,感情饱满而极具穿透力。她的演唱一会儿悲戚婉转,一会儿伤感低沉,一会儿高雅清丽,一会儿奔放高远,一会儿蜿蜒曲折,一会儿兴奋铿锵。大家深深迷醉在她跌宕起伏的戏剧人物的刻画中:上党昆曲《长生殿》——“携手向花间”一曲,她用上党的水磨腔,把贵妃的优雅娇柔和无边幸福演绎得淋漓尽致,演唱如同盛夏里的一股清凉,通透而舒畅;确立“爱珍腔”的成名作品《杀妻》,已经如同流行歌曲一样在当地流行了20多年,当她饱含感情地再次演唱时,观众也跟随着进入一个古典女子舍身为夫的悲情中;而上党时调《浪子踢球》——“我有一匹绸”唱段,则把一个青春少女欢快幸福的心情活脱脱表现出来……

    还有观众欣喜地说,看到了一场将传统唱法和现代唱法相结合的上党梆子高水平演唱会,那熟悉的“爱珍腔”,在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伴奏和山西省小女子合唱团的伴唱下,又有了荡气回肠的新韵味;再加上张爱珍的华美服装,真是赏心悦目,好听好看。

    办演唱会,戏曲演员不容易

    在全国的演出市场上,每天上演着成千上万的各类演出,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党梆子剧种及其戏迷来说,张爱珍的这次专场演唱会有着特殊意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张爱珍在山西省上党戏剧院原院长、知名戏曲音乐家吴宝明的鼎力帮助下,搜集整理和重新编排了几个久已失传剧目的唱段,如上党时调《浪子踢球》等,不仅令观众耳目一新,也让上党梆子的声腔艺术更加丰富起来。

    “张爱珍热爱上党梆子艺术,心中戏迷的分量很重。”张爱珍的几位弟子说,张爱珍19岁就获得了戏剧梅花奖,几十年唱下来,拥有了大量戏迷。然而,她的艺术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几年间,她没能再推出新作。在戏曲不太景气的境况下,她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近年来,她一边带领着一帮人马活跃在条件艰苦的农村演出舞台上,一边办学校向弟子传承传统艺术。与此同时,在业内同行及戏迷的鼓动下,产生了办一场个人演唱会的构想。

    “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想法算不得什么,但要筹划一场演唱会,不仅要在艺术创作上有充分准备,还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谈何容易?”张爱珍向记者坦陈,“一个地方戏曲演员办一场个人演唱会困难相当大,她说服家人拿出了家里的积蓄,铁杆戏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当地政府也伸出了支持之手,才得以实现。”

    她说,这次上党梆子专场演唱会既是在梆子传承上的艺术展示,也是在创新之路上的探索和发扬,她想通过演唱会的形式更好地推动上党梆子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让那些没有听过上党梆子的年轻人一听就喜欢。

    戏迷众多,票房在哪里

    张爱珍的戏迷很多,用晋城电视台的招牌栏目“上党梆子戏曲大赛”制片人王云霞的话说,上党梆子戏迷中有百分之六七十是“爱珍腔”迷,来电视台参赛的多是选唱“爱珍腔”唱段。

    在上党梆子的专业剧团里,一些优秀青年演员往往凭借“爱珍腔”的经典唱段拿了奖。例如,获得“中国戏曲红梅金花奖”的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的卢爱琴、晋城市阳城县人民剧团的张敏丽,参评时都演唱了《杀妻》。

    在长治市及晋城市一带的一些乡村,唱大戏时常点名要张爱珍来演。但张爱珍自前些年调到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担任副院长后,没有了所属剧团的支撑,不仅难以创排新的剧目,演出也受到一定制约。于是,她曾经工作过的故乡高平县的一个剧团成了她的演出班底。

    地方戏曲的主要演出市场在农村,尽管常在农村演出非常辛苦,但张爱珍并不在乎,只要能有人爱听她唱戏,她就很快乐。然而,张爱珍也很想让上党梆子在城市有一席之地,只是这样的想法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还未付诸实施。她说,她很想跟同道之人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演出形式来培育市场,采用多种营销手段来增加票房收入,使上党梆子有更宽广的发展之路。

    “这次演唱会可卖的票很快就销售出去了,虽然只是几万块钱的票房,但也增加了我的信心。”张爱珍高兴地说。目前,张爱珍正筹备将演唱会移师到山西的长治、太原、高平、屯留、临汾等地进行巡回演出,当地有的演出经纪公司也欲加盟,尝试进行一定的商业运作,探索“爱珍腔”的更多市场空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