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婵
暑期,高校图书馆的大量资源再次面临闲置。对于公众来说,高校图书馆一直有一道跨不过的门槛——不对社会开放,这让许多渴望读书的公众对在校学生艳羡不已。
“理论上,高校图书馆应该向社会开放,但是要考虑图书馆发展实情,不可一概而论。”日前,在吉林长春举行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与会专家再次对这一话题展开探讨,认为不能简单笼统地倡导“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要考虑开放方式和开放程度,以及如何保证开放效果等一系列的问题。
对公众迟迟未能“解禁”
“高校图书馆应该向社会开放,其图书馆资源也应同公共图书馆一样,是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图书馆学会年会上,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鞠建伟在谈论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时,认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理所应当。
这并不是第一次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对社会开放。2006年,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就曾在北京市人大会议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当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在做好为校内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直接服务社会”。北京市教委随后以书面形式做出答复,称今后的工作中“鼓励各高校馆面向社会开放”。然而4年过去,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却迟迟未能“解禁”,对校外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仍有各种限制,国内向社会全面开放的高校图书馆尚属少数。
只阅不借,是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方式。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校外读者到该馆查找资料,须持本单位介绍信和本人有效证件换取临时阅览证,凭此证可到阅览室查阅书刊资料,如果在该馆检索数据库,须按标准支付服务费用。校外读者所借书刊只限在本馆内阅览和复印,不得外借,但与该校有合作研究项目、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需在该馆查找情报资料的人员,可办理借书证。
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都提供对校外读者办理临时阅读证的服务,凭此证校外读者可在馆内的部分阅览室阅览,但图书馆要收取一定服务费。对于数字资源,高校图书馆也设立了门槛,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读者使用图书馆数据库时,需要提供账号密码,而这个账号是本校的学号或者工作号。“很多时候,想要的书籍需要预约才能借到,甚至要等一个月才能拿到,还哪有能力对社会开放呢?”武汉大学研究生马超对记者说。
对社会开放难在何处?
“简单笼统地让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是不专业、不符合规律的提法。”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国新说,一个国家的图书馆服务系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由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构成,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有着自己特殊的功能,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很多高校的藏书都有自己的特色,且多数比较专业,一般社会公众对此需求不大。公立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有不同的定位和服务人群。
然而,目前公共图书馆所拥有的图书信息资源距离涵盖高校图书馆资源还有一定距离,这使许多读者希望能够走进高校图书馆获取更多的信息。“要求高校图书馆开放的呼声一直很强烈,这是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造成的,读者需要的书在公共图书馆找不到,而高校图书馆里有,读者当然就想去高校图书馆。”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蒋永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持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但是,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也是难以实现开放的困难所在。一旦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全面开放,社会读者的大量涌入将使高校馆不堪重负,尤其是大城市的高校图书馆。有些高校图书馆已实现对社会开放,如广州大学城里的10所高校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高校的图书馆,但这些学校都是处在市郊,周边人口少,因而能实现对外开放。”蒋永福说。
“校园安全也是个大问题。”李国新认为,随着校园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如果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读者人群的激增必然造成安全隐忧。
可实行分步开放和馆际合作
在美国,很多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全面开放,人们可以自由进出。这种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与其完善的法律制度不无关系。早在1925年,美国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保障图书馆生存的合法性和连续性。1997年,美国政府还颁布了《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法案》,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图书馆之间以及与教育性机构之间的网络化建设。
200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收取适当费用。
然而,这一规条的实施情况却一直不理想。蒋永福说:“这只是行业规程,不具有法律效力,并不能成为高校必须履行的义务。”他认为,可以通过立法来保证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服务,但这种开放不能一概而论,对大中小城市的高校图书馆要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地开放。
蒋永福认为,地处大城市的高校图书馆不宜全面开放,“难以想象,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如果全面开放会有多拥挤,这会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很多麻烦”。他认为如果中等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较高,可以考虑将高校图书馆全面开放,也可以利用数字资源便捷共享的优势,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全面开放,但是技术支持必须到位。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不一定要直接开放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和馆际合作的方式实现。”李国新说,“高校图书馆可以弥补公共图书馆没有的资源。”他以日本为例介绍说,当地高校图书馆也没有全面对外开放,市民如果在公共图书馆找不到需要的书籍,可以拿着公共馆的介绍信去高校借阅。这种“图书馆联盟”模式,在国内已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