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年作家郭严隶创作的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为题材,讴歌精神信仰、弘扬主旋律的长篇小说《锁沙》,今年4月在四川成都书博会上推出后引发广泛关注。7月17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报社、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在京共同主办了该书研讨会。中国作协领导以及四川省委领导和一些评论家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并就该书展开热烈讨论,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该作品进行了深刻而中肯的解读。
《锁沙》讲述的是乌兰布通草原曼陀北村大学生郑舜成毕业后,放弃到深圳发展和到旗里当公务员的机会,留在偏僻落后的家乡,带领乡亲们防风治沙、搞生态建设,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壮丽成功之路。
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雷达认为,《锁沙》这部作品以大勇者的迎击姿势,力擒孽龙,遏制沙化,扬厉人的主体性、实践性,将环境的酷烈、人的奋争、爱的纠缠、大学生村官的成长,以诗意葱茏的笔墨精彩绘染。他同时指出,作为长篇小说,该作品具备了好散文的要素,具有富于时代感的思与诗交融的言说方式。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开四认为,该书触及到当下时代草原沙漠化、生态治理、人性荒芜等重大题材,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神性和诗性的交响,展现了变革时代我们民族优秀生命的青春燃烧和能量的辉煌释放。作品具有庄严的境界,清新的气息以及超越性的品位,相对于当今浮躁时代下盛行的快餐文化,该作品显得弥足珍贵。他认为这是阅读的盛宴,也是灵魂的洗礼。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这部作品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作品直面沙漠化这个全球性生态命题,旨在唤醒和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建设意识、奉献意识,揭示出人类必须对自然存敬畏心、珍惜心,锁住真心,人类才会在巨大自然灾难面前满怀信心、拯救自己。专家们一致认为该书是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收获,是一种崭新的传奇化现实主义美学类型的写作,是充分体现作家秉持强烈时代使命感和直面现实、勇于担当精神的信念创作。该书体现了一个中国作家的思考、智慧、责任担当和审美创造。(于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