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良
根据总政统一部署,为迎接全军业余文艺会演,总参政治部于今年3月至5月组织了总参业余文艺调演。6月12日下午,2010年全军业余文艺会演总参谋部代表队《军旗飞扬写忠诚》文艺演出在通信部礼堂成功举行,侯树森副总参谋长出席观看,参政孙健民主任、总政宣传部黎国如副部长等领导和多名军内知名专家以及千余名基层官兵观看了演出。整台演出以小品等语言类节目为主,歌舞、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异彩纷呈,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生动感人,既大气磅礴,又不失部队业余文艺“小、土、简”的特性和灵活,具有浓郁的兵情兵味和强烈的青春朝气,充分展现了总参官兵听党指挥、昂扬奋进的时代风采,集中反映了总参群众性业余文艺创作演出活动的丰硕成果,受到首长、专家及广大官兵的广泛好评。
《军旗飞扬写忠诚》的主题,鲜明地表达了军事领率机关官兵高举旗帜、不辱使命的坚定信念和决心,这也成为贯穿整台节目的基调和主旋律。歌舞《军营雄风》在激昂的旋律中拉开了晚会的帷幕,朝气蓬勃的官兵们和着时代的节拍,意气风发地迎接着新的挑战、创造着新的辉煌。几首原创歌曲角度不同、各具特色,但共同的是源于生活、情真意切:男声小合唱《小哨位》唱出了普通哨兵肩负神圣使命、愿把三尺哨位站成美丽风景的朴素心声;歌曲《云中漫步》歌颂了陆航官兵胸怀祖国、志在蓝天的特有情怀,优秀男中音歌手于世勇以自己富有磁性的独特嗓音深情演绎了这首作品,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王红涛演唱的戏歌《刀马旦》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原创作品,歌颂了从古代花木兰到当代女军人从军报国的优良传统,展现了她们的飒爽英姿,曲调高亢优美,伴舞刚柔并济,舞台呈现如诗如画,成为本台晚会的一个突出亮点。表演唱《青春方阵》则唱出了“80后”、“90后”步入军营、献身使命的青春风采。《女大学生的绿色梦》以优美的舞蹈语言,讲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军旗感召下步入军营,书写新的青春乐章的故事;《军校贝蕾花》近似于一个姊妹篇,在优美的意境中,描述了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向上的军校生活;结尾舞蹈《士兵风采》则充满阳刚,士兵们以铿锵的步伐、有力的跃动、坚毅的眼神、响亮的口号展现着新时代总参官兵继承光荣传统、续写胜利荣光的精神风貌,有力烘托了晚会主题。
曲艺小品等语言类节目历来是总参业余文艺创作演出的主打品种,在本次演出中这一特点更为鲜明。整台晚会13个节目,典型的小品节目有3个,曲艺节目2个,占了整台晚会很大的比重。这些节目,无论从内容选题上,还是手段运用上,都各具特色,相映成趣,充分展现了总参业余文艺战士对部队业余文艺发展规律的认真把握和在曲艺小品等语言类节目上的用功独到。小品《话说班长》是根据总参通信一团士官卓张明的真人真事改编的,作品通过3个战友各自不同的讲述,塑造了这个用真心真情学习实践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兵专家”的可爱形象。作品运用了山东快书、天津快板和京韵大鼓3种曲艺手法,形式新颖活泼,故事引人入胜,让人看后备感亲切。小品《非你不嫁》则是一个包袱不断的喜剧,通过发生在一名士官和他的未婚妻身上的一场惊喜和意外,表现了军人的可爱和姑娘的真情,语言诙谐、包袱巧妙,艺术观赏性和现实针对性很强,使人在笑声中感悟良多。文艺为中心工作服务的要求在小品《天涯共此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个作品是对重大军事活动、重要军事工作的关注:技侦干部随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执行任务,家中却接连发生重大变故,在家艰难支撑的妻子有一肚子苦水要向他倾诉,可当接到爱人打回的电话时,妻子却强忍苦楚向他连连报“好”,所有的观众为之动容,不由产生了“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的强烈共鸣。相声《代职报告》则讲述了总参院校教员到部队代职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反映了官兵对“强化总参意识、具备总参素质、树立总参形象”要求的自觉实践。山东琴书《请客》独树一帜,几名文艺骨干对这种唱、念、做要求都很高的曲艺形式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展示出了总参业余文艺骨干广泛学习的虚心态度和勤奋扎实的艺术功力。
这次参加全军业余文艺会演,既是向其他兄弟单位学习的机会,也是全面展现总参业余文艺建设成果和文艺骨干风采的难得舞台。平时工作、学习在机关、部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文艺骨干们,十分珍惜这个展示平台,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表现,赢得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参加本次演出的节目和演员,都是从前一阶段总参业余文艺调演的6台节目中精选出来的。为以最强阵容、最佳节目、最高水平参加全军业余文艺会演,来自总参三部前哨艺术团、通信部银波艺术团、军训和兵种部长城艺术团、四部黄山艺术团、陆航部陆军之鹰艺术团、警卫局战士业余演出队、理工大学钟山艺术团、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战神艺术团、工程兵指挥学院淮海艺术团等9个业余文艺团队的100多名文艺骨干,在短短4天的集中排演时间里,加班加点、连续奋战,把原有节目迅速提升了一个档次,最终以新的标准和面貌呈现在舞台上,向总参首长和全军业余文艺会演专家组及广大官兵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受到了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