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影音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都市爱情片:故事不动人,票房很“悲剧”
刘浩东:热钱涌入电影业是必然
张伟平:看完电影再谈票房
陈木胜:观众要对国产科幻片宽容
图片新闻
《线人》打造好莱坞式警匪片
《建国大业》将亮相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
《梅里探宗》登陆央视国际频道
国产3D电影《唐吉可德》将于10月上映
《生活万岁》: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上海




 中国文化报 >  2010-08-2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万岁》: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上海

    新华社记者  孙丽萍

    日前在上海星尚频道热播的15集纪录片《生活万岁》,用五湖四海“新上海人”的平凡生活,传达出“奋斗追求、温暖感动”的内涵,悄然打动了众多观众。

    业内人士指出,当下的电视节目低俗化、娱乐化成风,荧屏缺少好的文艺作品,而关键原因就是热衷于造势、作秀、哗众取宠,而忽视了以诚恳的创作态度、真实丰富的节目内容滋养观众的心灵。

    讲述上海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法国女记者乐诗薇,9年前来到上海,用镜头记录上海的社会变迁和人情冷暖。她用6年时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方浜中路的等待》,把上海城隍庙老居民们的生活故事介绍给了欧洲观众。

    和很多来中国的外国“淘金者”不同,乐诗薇是来观察中国社会的,不为赚取什么物质利益。由于爱上了中国,这个法国女人逐渐疏远了祖国,每次从法国返回上海浦东机场就会油然而生“回家真好”的感觉。她至今未婚,这也许是漂泊上海的代价,但她觉得乐在其中,“上海就是我的情人”。

    叶永明是原上海手表二厂(出产宝石花手表)的销售科长。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手表厂停产以来,叶永明带领原销售科的几个人,在老厂的门口摆起了小摊,20年如一日地坚持推销上海手表“宝石花”。

    比下岗生活更加艰难的,是面对肝癌晚期的儿子。叶永明的生活,就是为已经消失的手表品牌和随时可能离开人世的儿子奔波。儿子有个愿望,就是出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实现孩子的愿望,叶永明全家办理了日韩邮轮游。然而,就在办理签证的时候,儿子走了。叶永明和妻子抱着儿子的骨灰,带着悲伤和对生活淡淡的美好希望,登上了歌诗达邮轮,出发去看大海。

    在纪录片《生活万岁》中,许多人的故事都像乐诗薇和叶永明这样,没有“波澜”,只有“涟漪”。西康路上开泰拳馆的以色列人、退休后在5所老年大学教英文怀旧金曲的80岁老人、悬挂在上海摩天大厦玻璃幕墙上的清洁工……他们的故事既平凡又动人,既迥异又相通。正是2000多万上海人的点滴生活,才构成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会滚滚前进、日新月异的洪流。

    “这样的纪录片太少了”

    “这部片子从上海人的平常生活切入,讲述了人们的生活、追求与奋斗,用平实朴素的画面,让观众感受生活的真谛。”《生活万岁》播完后,网友“云彩儿”感到了一丝遗憾。她说,现在像这样的纪录片太少了,希望还会有续集。

    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知名上海作家程乃珊说:“上海一直被无穷无尽的幻觉吸走它的光。然而,去掉对上海的这些巨大幻觉,沉下心细看,你就能发现生活在这个大城市里的人,他们不是大亨、不是红伶、不是传奇、不是冒险家,也不是什么鸳鸯蝴蝶,他们都是生活在上海的人。”

    在她看来,真正的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很安静、有热情、会生活、不抱怨,他们才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基石。

    据了解,《生活万岁》由上海星尚频道策划制作,摄制组在2009年的6月开始了一个月的调研,寻找生活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的小人物。最终选择的拍摄对象,浓缩了基本的职业形态和有代表性的身份,有医生、教师、农民工、海归、老外、艺术家、记者、出租车司机、残疾人、退休老人等,如同一个万花筒,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上海的景观。

    由于不少观众表示希望看到续集,《生活万岁》的节目组萌发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生活万岁》的视角延续下去,展现中国各城市的“生活万岁”,展现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口味的不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汇成展现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的一首交响诗。

    文化品格源自诚意

    日前,文化部部长蔡武批评当下文艺创作低俗化、娱乐化严重,这其中也包括电视文化。蔡武指出,“全国几百个电视频道,数以千万计的文化节目,真正的有丰富文化内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节目又占多大比例?”

    抑制低俗、庸俗、恶俗,还需倡导真实、真情、真诚,文艺作品也许唯有“去伪存真”,才能得到品质提升,才能打动人心,观照人生。

    事实上,许多电视节目低俗化、娱乐化的原因,从内在因素分析,是电视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态度上急功近利、缺乏诚意,不是以节目内容来吸引观众,而是用绯闻丑闻、能引起社会争议的人物和事件来“挑逗”观众。

    一位文艺界人士评论说,现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越来越快,而节目的生命力却越来越短,节目的品质也日益下滑。希望有更多的电视节目能用像《生活万岁》这样朴素、诚恳、纯净的创作态度,给观众带来心灵的滋养和感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