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 版

第3版
文化交流

第4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中演票务通:要重回“行业老大”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的时尚童话
我们离世界合唱水平有多远
“绛州鼓乐”演绎《杨门女将》
朱明瑛“梦回1980”
镜头下的“风生水起北部湾”
专家学者探讨高等教育症结与出路




 中国文化报 >  2010-08-2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绛州鼓乐”演绎《杨门女将》

    本报讯 (记者刘淼)9月18日,大型鼓乐剧《杨门女将》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首演。这是山西省继《一把酸枣》、《立秋》、《解放》等剧目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精品。

    《杨门女将》以山西地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鼓乐”为主要艺术载体,取材杨门女将杀敌卫国的历史故事,融合交响乐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全面展示了中国鼓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据主创人员介绍,鼓乐版《杨门女将》是《杨门女将》各种艺术形式中没有台词、没有道白、没有唱腔的崭新剧种。该剧在形式上用戏剧、舞蹈、皮影等艺术元素为鼓乐服务,在音乐上紧紧把握原生态鼓乐这一灵魂,同时运用大交响乐进行烘托。它完全通过鼓声的高低起伏和节奏的舒缓快慢,配合演奏者变化不断的表情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据介绍,“绛州鼓乐”发源于山西省南部的新绛县,即历史上的绛州所在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擂大鼓、花敲干打、演绎故事为主的地方鼓乐文化特色。2002年,“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数据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