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演艺营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 版

第3版
文化交流

第4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缘何联手办戏曲名家展演
国内剧院:缺少稳定折让制度
图片新闻
“西部歌王”高保利唱出“中华魂”




 中国文化报 >  2010-08-24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沧州邮政、通信、保险、房地产业
缘何联手办戏曲名家展演

    李胜素和于魁智在演唱京剧

    本报记者  隗瑞艳

    当很多文艺院团正在用心琢磨如何获得更多企业支持以拓展演出市场的时候,一些企业也开始积极向演出业伸出橄榄枝以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8月20日,由河北省沧州市邮政局、民建沧州市委、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主办的“中华五大戏曲名家展演系列活动”在沧州高调推出。该市几大班子领导和4000余名观众观看了尚长荣、谷文月、李维康、耿其昌、于魁智、李胜素、蒋建国、吴琼、陈春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豫剧、黄梅戏名家的精彩演出,戏剧界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还在高端论坛上针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文化传承是共同的命题

    沧州市邮政局局长任炳怀是该活动的重要策划人,他说,沧州邮政局正在用多维的创新思路推进“文化兴邮”“项目兴邮”战略,以更加多元的业态,更好地服务于沧州经济、服务于沧州百姓。文化传承是大家共同的命题,邮政企业对于文化传承同样有着勇敢担当的责任感,作为扎根地方、依托于全网的服务性企业,沧州邮政局在对接外部优秀文化、完善丰富本土文化的过程中,乐于发挥积极推动作用。而举办这次活动旨在对接全国高端文化资源,丰富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探讨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经济语境下的发展与传承。

    在中华五大戏曲高端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季国平认为,戏剧的一大核心问题还是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怎么不断推新人和推剧目,现在戏剧较为直接的表现是观众不看戏,而且戏迷也不仅满足于那些老戏。随着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侵蚀,戏剧剧种只有强化自己的风格和韵味,展示独门功夫和魅力,才有存在价值。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说,无论是新创剧目还是传统剧目,都要注重当代社会审美需求,戏曲院团要考虑“激活传统”。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直言,现在戏曲界的“团结起来单干”现象令人担忧,会上交流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回去以后各干各的。同时,他认为传统艺术不应该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求生存,更要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中求发展。

    企业搭台唱的不单是戏曲

    “中华五大戏曲名家展演系列活动”汇聚了邮政、通信、保险、房地产等跨界的多家企业参与,台上的名家演出可圈可点,观众叫好声不断,而台下多家企业也精心策划了营销大戏,借机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及产品。

    记者看到,在演职人员及受邀嘉宾所住的酒店大堂内,一些参与活动的企业工作人员适时地进行着产品展卖。翻开两个版本的演出宣传册,除了演职人员、剧目和剧种的介绍外,上面还插入了房地产、邮政、通信、保险、家具、酒等企业产品的宣传页面。细看系列活动的单项活动,也可看出多家企业打的是分工合作的“组合拳”:戏曲高端论坛挂的是“邮政杯”,戏曲名家展演打的是东塑房地产“颐和杯”,环渤海经济文化高端论坛加了“中国移动全球通”前缀。多种资源的整合,让该项活动在当地声势颇大,吸引了相当多的眼球。

    一位企业的工作人员说,这次演出入场票卖得很火,一周前就销售一空。而借助受关注度较高的演出等文化艺术活动来宣传企业,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很有帮助。过去常说“企业搭台、文化唱戏”,其实,现在很多企业意识到在担当社会文化责任的同时,也要唱好自己的营销戏,取得双赢乃至多赢的效果。

    “沧州地方不算大,经济也不算发达,但能集多家跨界企业积极策划这样的文化活动,对演出业及文化界的人士来说,无疑传达了利好的信息,也对演出业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有一定启示意义。人家非文化类的企业对演出活动感兴趣,那么演出业人士应该拿出更好的艺术产品乃至更好的营销策划,来共同推动演出业的繁荣发展。我想跨界合作有一定知名度和实力的企业,尤其需要高端的优秀产品,不然沧州的多家企业干嘛要名家展演呢?”一位演出商跟记者交流时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