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作人 刘哲君
一声尖锐的警报划破夜空,第二炮兵某部拉开了一场实战化演练的序幕,遭“敌”空袭、路桥被毁、规避“敌”卫星侦查……险情一个接一个。而演练的主角——去年在阅兵场上引得一片惊叹的“巨无霸”导弹发射车,驰骋在复杂道路上犹如一骑插上翅膀的轻骑。
而此时,稳坐驾驶室的是三级军士长李涛。在蜿蜒盘旋、路况复杂、“危机四伏”的行军路途中,他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驾着 “巨无霸”时而轻巧地绕过障碍,时而在丛林深处疾驶,巧妙地避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险情,让副驾驶钦佩不已。
更令人叫绝的是,在到达发射阵地后,只见他双目凝视基准线,双手微拨方向盘,“巨无霸”缓缓停下,一量基准点,误差0.5厘米……
入伍17年,李涛从新兵开始就与发射车为伍,他经历了该型导弹车从设计试验到定型生产的全过程,历经多次重大任务的锤炼,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他精通27门专业,对发射车的上万个零部件如数家珍、对几千个数据参数熟记于心,听声音就能判断发动机的转速,连发射阵地最难的对点对线,他都能做到一次成功。
去年的一次跨区机动演练中,为了抢占发射阵地,车队高速行驶在颠簸不平的公路上。
突然,李涛感到行驶不正常,要停车检查,但带车干部认为时间不多了,停车检查肯定会耽误时间影响发射。李涛有他坚持的理由:不把车的问题解决,就极有可能出大问题,不是演练失败,而是车毁人亡。
经他检查,很快就发现问题所在。原来,在路过一个村庄的打麦场时,麦秆卷进了车轴内,加上长时间行车导致车轴发热,于是产生了异声,如果不停车检查,卷进车轴的麦秆必定会燃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李涛立即清除麦秆,并给车轴浇水降温。几分钟后,发射车又向发射阵地疾驶而去。
近年来,该部转型换训,李涛作为骨干,先后7次参加新装备定型试验及发射任务,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发射车底盘资料的收集整理,参与到该型号发射车的教材编写。新装备列装以来,他先后带出了100多名技术过硬的徒弟。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准备期间,他所在的部队被抽组,而他也毫无争议地成为该型装备的驾驶员教练。
在阅兵训练中,他发挥了自己对发射车十分熟悉的优势,大胆进行装备改制。由于车体大、轮胎小,训练场的路面又极不平整,训练时颠簸大,速度不易控制。针对这个问题,他创造性地对油门拉线进行了改制,使得油门灵敏度降低到原来的1/4,这样一来,大大增强了稳定性,使整个方队驾驶员的训练成绩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