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影音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 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标题导航
卫视频道:靠“山寨”打江山,难!
贾樟柯:好的影评人就像高僧
阿甘:《唐吉可德》不是伪3D
刘伟强:《精武风云》很时尚
从群众演员到影视道具出租商
《中国时间》德国开播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央视首播
电视剧《清明上河》拍竣
媒体为何被骗子利用




 中国文化报 >  2010-08-27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懒于创新,跟风流行
卫视频道:靠“山寨”打江山,难!

    各卫视的“达人”节目现场

    各卫视的“达人”节目现场

    各卫视的“达人”节目现场

    本报记者  高艳鸽

    东方卫视最近一档《中国达人秀》节目很火,从7月底晋级赛开播以来,很多媒体和观众带着惊喜并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它的赞誉,同时,首期节目就以8.0的收视率,成为上海地区收视冠军,在全国26个城市同时段收视率达到1.37,排名第二。

    近年来国内电视似乎不缺少真人秀节目,比如曾经很火的选秀节目《快乐女生》和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会不会也同样在热潮之后逐渐变冷?当其他卫视的《中华达人》和《天下达人》也玩起了“达人”时,对各卫视喜欢跟风的现状的忧虑,或许会超出对此类真人秀节目生命力的担忧。

    “山寨风”愈刮愈烈

    如今,各省级卫视间的跟风模仿仿佛已经成为习惯性思维和动作。这种跟风和模仿分两种,一种是模仿国外节目的形式,另外一种是“模仿的模仿”,即某卫视模仿国外节目有了不错的收视率,其他卫视就会立刻跟进,“偷”去节目形式后再改头换面,玩一把“山寨”,赚赚眼球和收视率。

    比如《中国达人秀》,是东方卫视从英国的Fremantle Media公司购得版权,该公司制作的《英国达人》、《美国达人》、《澳洲达人》均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该“达人”节目已成为世界品牌。东方卫视购得版权后,也加入了这个世界范围内的大型选秀活动,节目的赛制和舞台等都和《英国达人》一致,据说节目模式和《英国达人》的相似度达到了90%。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国达人秀》的晋级赛还未开始时,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你最有才》、山东卫视的《中华达人》和浙江卫视的《天下达人》这几个节目已经捷足先登,均以展示平民百姓的绝技绝活为主,发掘草根明星,虽然各节目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一些细节的设置依旧能明显看到《中国达人秀》的影子,比如评委面前的“×”号,获奖冠军有高额奖金等。有些不明真相的观众,甚至误以为《中国达人秀》是在抄袭和模仿《中华达人》。

    这不能不让人想起过去的一两年里,各卫视一拨接一拨的“山寨风”。先是“唱歌风”,江苏卫视和英国ITV联合推出了《谁敢来唱歌》,比谁唱歌音调更准,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就比谁更能记住歌词;随后是“相亲风”,湖南卫视拥有版权的《我们约会吧》刚推出,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就紧随其后,随之而来的是其他卫视相亲节目扎堆涌现。更有意思的现象是互相“山寨”,今天还是被模仿的受害者,明天就有可能去模仿对方。

    原创力是怎么丧失的

    “模仿国外比较火的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一个规律。”一位业内人士为记者分析,“国外的节目的确做得比较成熟,也形成了一套体系,而且已经被实践证明能够吸引观众”。如果模仿国外先进的制作理念和节目形式,作为一种经验的借鉴,也可以理解。但令人忧虑的是,对于各卫视之间近似疯狂的模仿和跟风,并没有适当的方法和手段予以约束和控制。

    这其中很经典的案例便属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相信很多人都记得湖南卫视曾就江苏卫视侵权事宜向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提起申诉,但至于下文如何,好像没有几个人知道。

    事实上,这类侵权案最后很可能不了了之,因为原告很难胜诉。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告诉记者,模仿同行的类似节目不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因为创意、节目模式都不受法律保护,除非是可以物化为文字的内容,“只要节目和环节的名称稍微改一下,或者只是舞台布景等不同,在法律上就构不成侵权”。

    由此看来,很难受到法律的制裁,就为卫视的跟风提供了不小的空间,而这或许也是能掀起一拨又一拨模仿风潮的客观原因之一。但“模仿的模仿”终究还是有弊端,游云庭说,如果购买国外正版,会得到原创团队的指导,“每个节目都是有思想和精神的,如果没有原创方的指导,做出来就会比较‘山寨’”。

    客观因素只是为电视台的投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对记者说,各卫视相互之间的模仿和跟风现象,折射出的更严重的问题是令人担忧的本土创作现状,“我们自身自信心不足和创新能力缺乏”。于是本土电视节目创作陷入恶性循环:因为偷懒想走捷径,就去购买国外版权或者直接模仿同行,模仿久了原创意识更加淡漠,原创力越来越低,就越发偷懒和投机,长此以往,就如周星所说:“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电视市场的创新能力被压抑了。”

    品牌建设的“二八原则”

    对于模仿跟风问题的探讨,最终必然回到电视台如何增强创新能力,并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问题,也就是说,各卫视应该策划制作什么样的节目?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并打造品牌?这两个问题相辅相成。

    关于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向和风格,收视率和口碑双赢的《中国达人秀》带给本土创作者很大的启示。该节目的参赛者来自民间,属于真正的“草根”,以其质朴和真实无形中拉近了和观众的心理距离;不炒作、不作秀,靠呈现普通百姓真实的故事和情感打动人;“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的口号也颇具励志色彩,给人鼓舞。

    《中国达人秀》也恰好符合周星对电视节目创作方向的两个建议:向上和向善,“向上就是往高雅走而不是往低俗走,向善就是往善良的方向走,善良美好的东西一定能打动人心,这也是基本的道德底线”。他说:“好的节目是既抓住大众的心态又不丢失文化根底,对观众主动引导而不是被动屈就。”

    一些卫视由于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忽视了品牌建设,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一定要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的关系。他表示,打造电视台的品牌、扩大其影响力是长远目标,而现在的模仿和跟风是由于把收视率、广告收入等眼前利益看得太重,“这样不容易走得长远”,所以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一定要兼顾。

    如今很多卫视已对自身进行定位,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国蓝”,江苏卫视的“情感”特色,重庆卫视的“中国红”等,但品牌建设是个长远任务,需要电视台持续打造符合品牌定位和高品质的节目,对此,周星提出了在很多行业都适用的“二八原则”,“一个品牌栏目胜过数个其他栏目,所以电视台应该将80%的精力财力投入到20%的节目中,靠这部分精品节目赢得80%的利润”。

    希望未来就如一位业内人士的美好愿景:好的节目可以培养观众的审美趣味,观众看了后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节目和频道就能逐渐形成自身的优势并提高美誉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