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影音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 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标题导航
卫视频道:靠“山寨”打江山,难!
贾樟柯:好的影评人就像高僧
阿甘:《唐吉可德》不是伪3D
刘伟强:《精武风云》很时尚
从群众演员到影视道具出租商
《中国时间》德国开播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央视首播
电视剧《清明上河》拍竣
媒体为何被骗子利用




 中国文化报 >  2010-08-2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媒体为何被骗子利用

    李一在某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

    黄 海

    骗子张悟本还未走远,道士李一又匆匆闯进了大众的视线,招数还是那些,把自己吹捧为大师,然后用养生遮人耳目骗人钱财。在“大师”的招牌下,张悟本的门诊号可以卖到2000元,李一的养生培训班的收费金额高的可达一人1.68万元,虽如此天价依然有人乐此不疲。从胡万林到张悟本再到李一,为何一个个骗术并不高明的“大师”们能够屡屡得手且层出不穷?有人说是因为国人科学素养太低,容易上当受骗;也有人认为是看病难这样的社会问题所致,这些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笔者认为,大师们之所以能“声名远扬”,并以此招摇撞骗,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们对骗子行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众所周知,电视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远高于其他媒体,它不仅可以较快地将信息穿越时空送到普通百姓面前,而且还音形兼备,生动而又利于理解,更没有文字和技术上的障碍,即使是不识字的老太太也能轻松理解电视节目传达的信息。这样的优点不仅让其占据了千家万户的客厅,更赢得了多数人的喜爱和信任,其影响力也远远大于其他媒体。于是,只要是能上电视的,多数百姓对其真实性都深信不疑——电视上演的东西怎么会有假?

    然而,它不但有假,还在帮人造假。

    据媒体报道,张悟本的成名直接得益于电视。道士李一在利用电视媒体上也豪不逊色。早在1997年,上海某电视台一栏目就为其制作了一个在密封的玻璃水缸中运用所谓“道家胎息功”闭气两个多小时的电视节目,现在被证明为假(水缸中间为空,四周有水),然而这个假节目却被李一在多个场合拿来迷惑群众。此后香港一家电视台先后有《世纪大讲堂》、《智慧东方》、《锵锵三人行》为李一制作专题节目,内地另外几家电视台也都曾播出过李一的专题节目。李一也由此开始大红大紫,无怪乎有人说,是电视给李一平添双翅。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十足的骗子,电视台为何要欺骗观众替他们宣传?这样做对电视台又有何好处?孰不知,在收视率为王的时代,许多电视节目的制作都以赚取收视率为根本。而当前民众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和看病难等社会问题,使得养生类节目开始风靡荧屏。但是,在收视率为王的理念下,许多电视节目制作者对收视率的追逐远胜过对节目嘉宾的筛选考量,于是,只要嘉宾语言活泼,时不时地能蹦出几句“雷语”提升收视率,增加广告投放额度,观点的科学性与适用性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还只是其一,更有媒体揭露,在一些大的电视台做养生保健类的节目,嘉宾一般都要给电视台付费,一期节目的价格,一般都在十几万元到二十几万元之间。嘉宾通过电视可以走红,然后出书,看病,忽悠群众骗钱,而电视台不仅从中谋利还提高了收视率,增加了广告额,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于是,深受观众喜爱的本应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电视媒体就这样被骗子利用了。

    在骗子被人揭穿之后,一些媒体从业者还几番为自己辩解,推脱责任,这让人遗憾。其实,还是直面事实、汲取教训为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