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林
并非首次来渝,此次印象尤深。近日,重庆磁器口“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揭牌仪式的举行,让笔者对这座古韵流淌、千年文化承继的美丽都市有了更多体会,也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巴渝风、沙磁雨、红岩魂、陪都情,磁器口承载着重庆人难以割舍的历史和记忆,街区文化基因得以完好保留,形成了全国大都市中难得的“古镇在城中,城在古镇里”的独特风景,磁器口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吸引着各级领导、专家和游人驻足品味。
在“名街”申报阶段,重庆沙坪坝磁器口就给组委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届活动于2009年10月份启动,磁器口组织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积极报送申报材料,准备周详、特点突出。今年4月8日, 磁器口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历史要素、文化要素、保存状况、传统文化活力、社会知名度、保护与管理6个标准的评定,从全国近300条街区中脱颖而出,入围初评公示的15条街区。
5月初,组委会专家组代表实地考察磁器口,对磁器口古建筑保护、原住民历史文化风貌及保护规划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磁器口古镇老街体现了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并提出保护开发建议。6月12日,评选揭晓,磁器口当选为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这也是我国西部地区首条当选的名街。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挂牌仪式现场对笔者讲到:“磁器口能从全国近300条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参选街区中脱颖而出,得益于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当地民众、各级政府的高度文化觉悟。” 更重要的是,住在这里的老居民、老街坊,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文化精神。重庆市按照保护磁器口这种方式,能够整体、系统地进行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入挖掘和资源的切实保护,并将这些文化遗产更多地融入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更多地惠及当地民众。
单霁翔与当地街区领导的对话也让笔者感触颇深。一位街区领导说:“我们今年端午节在这儿搞了一个活动,把在重庆读书打工的外地人都叫到这儿来包粽子过端午节。”单霁翔说,文化的保留就要“扩大容量”,并且要“再延伸”。他建议把磁器口老街上一座有历史价值的老厂房“修缮保护起来,搞民俗文化”。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样态的存留,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体现在当地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不管是磁器口本地人还是在这里上学、工作的人,或来这儿旅游的人,都能够感受到磁器口的魅力。“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不仅仅是对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肯定和荣誉,还是一种鞭策。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了这一点,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对该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正如重庆市委副书记李剑铭所言,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既是对磁器口过去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期望、信任、助推和鞭策。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局长汪俊也认为,这将会大大提升磁器口古镇的文化旅游品牌价值,大大推动重庆全市的历史文化名镇、街区的保护利用工作。
据了解,重庆除了加大对磁器口的核心保护外,保护区以西拟推动“巴渝老街”建设项目;磁器口核心保护区以北打造抗战风情街为代表的陪都文化;磁器口核心保护区以南打造渝派风格建筑街区;另外,还将以磁器口为核心向外拓展,带动片区联动发展……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千年磁器口在入选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后,街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广泛的社会影响、鲜活的发展活力一定会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干部群众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积极性一定会得到充分激发,磁器口街区必将为全国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丰富的经验和鲜活的示范。
希望街区在今后的挖掘保护和发展中更具特色,希望“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组委会的行动能够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程中尽些绵薄之力。我们期待,更多像磁器口一样古朴而美丽的街区将会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