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带上小提琴来中国
留下浓浓的同胞情谊
在毛里求斯话剧节摘一个桂冠
香港文化活动好戏连台
消夏中国电影节在马耳他受好评
巴基斯坦召开首届广播孔子课堂研讨会
玻利维亚大学签署中国文化宣传协议
贝宁中国文化中心气功班开班
鄢钢·望月久两人摄影展在东京举办




 中国文化报 >  2010-09-02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上小提琴来中国
——访乌克兰文化旅游部部长库里尼亚克·米哈伊儿

    米哈伊儿正在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  毛 莉

    在乌克兰政府文化代表团一行访华并出席乌克兰文化日活动期间,乌克兰文化旅游部部长库里尼亚克·米哈伊儿于8月30日在下榻的宾馆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8月29日晚,乌克兰基辅现代芭蕾舞团刚刚在北京上演了一台用现代戏剧手法重新演绎的经典芭蕾剧目《胡桃夹子》。“在对外展示乌克兰文化的时候,我们既希望展示乌克兰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希望让世界看到乌克兰文化跟随时代发展的态势。”库里尼亚克介绍,这是乌克兰在进行对外文化宣传时所持有的态度。他特别强调说,乌克兰所有文化方面的创新尝试都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乌克兰的国民对自己国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心怀敬畏。除了芭蕾之外,乌克兰的油画、音乐、文学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影响几代中国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正是乌克兰人。乌克兰首都基辅被称为东欧教堂之都,那里拥有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堂、修道院,其中包括有近千年历史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我相信这一切能够成为中国人对乌克兰感兴趣的理由。”

    在上海世博会参观过乌克兰馆的中国游客可能都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乌克兰馆外墙上头尾相对的两条“阴阳鱼”酷似太极八卦图,一些乌克兰传统工艺品上的图案与中国人喜爱的凤凰颇为神似……其实,两国之间的相似之处还不止这些,库里尼亚克说,他发现中乌两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文化、艺术。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中乌两国,面临着同样的课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库里尼亚克透露,目前乌克兰政府正在筹划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电子图书馆,该图书馆将涵盖乌克兰所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信息,其中包括流失海外的乌克兰文物的信息。谈起乌克兰如何追讨海外流失文物,库里尼亚克说政府目前正在和一些国家进行谈判,并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身兼文化和旅游事务的库里尼亚克非常看好中乌两国在旅游方面的合作前景:“回到乌克兰之后,我会向人们推荐北京和长城。”除了对长城印象深刻之外,库里尼亚克在他的首次访华之旅中还发现了一些新鲜事儿。“中国人有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早上都到公园锻炼。这种情景在其他国家很少见到。”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政职务之外,库里尼亚克还有一个艺术身份:小提琴演奏家。这使得他有了一个结识中国朋友的好办法,那就是“带上小提琴,到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去演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