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在谈到青年电影人的创作问题时建议:“青年创作要找到作品和市场的契合点,因为拍电影不只是个才华问题,也是个适应工业机制的问题。”
张会军表示,近年来,关注青年电影和电影人才在电影界已形成共识。他说:“事实上,不管是科班出身的电影创作者,还是电影爱好者,这些年轻人都很聪明,他们有自己敏锐的题材捕捉能力。他们中很多人都能抓题材、写本子。”他提出,但关键还在于青年电影创作如何和市场结合,对此,他提出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如何让自己认可的题材和内容也让投资方认可,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二步是怎样适应电影生产的规律和机制,能说服投资方并了解未来作品的走向。他说:“如果能把这个做好,天下打下来之后,资金就不是问题,题材、内容也不是问题。”
至于第三步,是敏锐地抓住市场,让作品能在市场上取得好的反响,至少不赔钱。“我们不怀疑他们的能力和才智,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契合点,取得双赢。”张会军说:“这个契合点,首先是要完全顺应投资方的理念、市场定位,甚至影片的未来规划,然后在细节上加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基础上,在影片取得好的市场反响之后,再做自己喜欢的电影。”他表示,影片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赢得观众,赢得观众就赢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