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辽宁记者毛琦)8月24日至26日,由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艺术团创编演出的多媒体·诗歌音画剧场《正气歌》在沈阳上演。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老诗老歌经220位老艺术家的全新演绎,加之多媒体舞美设计和多种艺术形式的烘托,给观众以全新的视听享受。
今年,老艺术家协会为配合辽宁省委宣传部在全省开展的群众性红诗创作朗诵活动,开始创作排演《正气歌》。5月,老艺术家协会开始策划构思;6月,进入设计制作;7月,200余位演职人员从北京、大连、锦州等地会聚沈阳,开始艰苦的排练。《正气歌》以朗诵古今诗人爱国名作为主,从浩如烟海的诗歌中选出26首,按伟人篇、先烈篇、名家篇、辽沈篇排列,吟咏先辈们的无私奉献,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
据老艺术家协会艺术团团长、辽宁歌剧院原院长李倩胜介绍,《正气歌》的最大特点在于一个是“老”,一个是“新”。“老”,是说有众多的老艺术家登台献艺,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50岁;“新”,就是在形式上出彩、出新。作为一台以诗词朗诵为主的晚会,老艺术家们在表演时采用了单口、双口、群口朗诵等形式,同时根据诗歌内容不同,辅之以歌唱、舞蹈、器乐演奏、戏剧表演,不仅好听,而且好看。
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成立于2009年10月,是由辽宁省离退休老艺术家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专业性团体,有会员800多人。协会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发起并任会长。近些年来,虽然众多老艺术家先后离开了舞台,但他们宝刀不老,或著书立说,或收徒传艺,在抵制“三俗”、传播主流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