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采风/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 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采风/副刊
  标题导航
回乡探亲的赵小兰
母亲的新衣
图片新闻
做一回雷锋
月光里的蛙鸣(外一首)
夏衍的最后墨宝
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中国文化报 >  2010-09-0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一回雷锋

    刘 章

    古稀之年,多病之躯,怕喧嚣,喜安静,到医院看病取药,到邮局寄信投稿,是我每周的主要活动。

    早餐后,到定点医院看病,因为刚过上班高峰,我登上公交车时,靠车门还有个空座位,便坐了下来。车行了几站,车上人满了,车前为数不多的座位,都坐上了上年岁的人。车停了,上来一个颤巍巍的老人,手上的老年公交卡用塑料包着,他往刷卡处一贴,居然也报告说:“老年卡。”我一看,年龄至少在八十岁以上,车上人满,要挤到车后等年轻人让座是很困难的,我于是忙起身把座位让给他。老人很礼貌地说:“你也是老年呀……”我说:“我比您小。”他连连点头致谢。我问:“老哥,够八十了吧?”他伸手比划:“九十了。”九十岁还能挤公交车,我身边的人都很赞叹。有个老妇问:“怎么不让儿女陪您呢?”他说:“没儿没女,老伴儿也去世了……”大家都投以同情的目光。我问他在哪里下车,他说去看病,恰巧和我是同一所医院。

    老汉耳朵有些聋。下了车,我搀扶他去医院的路上,通过简短交谈,得知他虽然九十岁高龄,并非离休,而是退休,每月工资一千六百多元,他很少自己做饭,买饭吃,每天只花十多元钱。他很知足,说钱花不完。他说自己没什么大病,到医院看看心脏,看看牙。

    到了医院,我和挂号窗口姑娘说,这是一个没儿没女的九十岁老人,希望找导医姑娘带老人到牙科、心血管科,让医生照顾他一下,看完病把他送回离医院不远的公交车站。挂号处姑娘虽然不知我是谁,因为是老病号,点头答应,并马上让导医领老人去看病。

    机会让我做了一回雷锋。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九十岁的老人不上敬老院,要生活自立,这是一种生命的自信,乃我之师也。父母生身,来到世上,我们每个人都要自信自强,积极地对待人生。十多年前,锦州雪茄烟厂青工张宝岩向我学诗,信里总说生活无望,劝说无效,最后自杀,想起来心头便沉重。

    我为生命自信的老翁祝福,我也要像他一样生命自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