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非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地方文化

第4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千年莆仙戏今陷困境
张明智:唱了60年大鼓退休前再演百场
“80后”女大学生回陕北当民俗艺人
图片新闻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
2010年两岸文化论坛在台北举行
甘肃新疆“花儿王”激情对唱
树皮衣所剩不多 张卫平寻求指教
山东枣庄:根雕奇石年产值两千万
贵州古法造纸无人愿学




 中国文化报 >  2010-09-0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树皮衣所剩不多 张卫平寻求指教

    本报讯  雕刻在树皮上的脸谱、穿着树皮装的木头模特、树皮板凳……在近日举办的2010年昆明泛亚民博会上,哈尼族树皮布制作技艺的传人张卫平展示的树皮制品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张卫平是云南勐腊县哈尼族人。2009年,张卫平的“哈尼族树皮布制作技艺”被列入了昆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卫平说,哈尼族人穿树皮衣约有1000年的历史,至19世纪初,树皮服装就逐渐消失了。为拯救这一濒临失传的服饰文化,20多年前他开始走村串寨,寻找树皮服装原料及加工方法,于1995年恢复制成了他的第一件树皮衣。

    张卫平说,树皮衣服和相关制品的价格很高,主要原因是原料珍贵稀少,制作树皮衣的树木名叫“箭毒木”,又名见血封喉,是一种有剧毒的植物,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因此,张卫平自2001年以后就停止了树皮衣的制作,仅剩之前采集的为数不多的原料,因此他对树皮衣格外珍惜。张卫平说,由于这项工艺的实用价值不大,之前他收过几个徒弟,但都半途而废。这门手艺,究竟该怎样传承,他表示会请教专家的意见。(王一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