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非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地方文化

第4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千年莆仙戏今陷困境
张明智:唱了60年大鼓退休前再演百场
“80后”女大学生回陕北当民俗艺人
图片新闻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
2010年两岸文化论坛在台北举行
甘肃新疆“花儿王”激情对唱
树皮衣所剩不多 张卫平寻求指教
山东枣庄:根雕奇石年产值两千万
贵州古法造纸无人愿学




 中国文化报 >  2010-09-0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古法造纸无人愿学

    本报讯  在贵州省荔波县尧古村有一个传承上百年的古法造纸作坊,其古朴、原始的纯手工造纸技艺曾辉煌一时,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一传统工艺已逐渐淡出市场,并且面临着失传的境地。

    据尧古村唯一造纸传人——布依族老人覃自凡介绍,当地的造纸术是先把从山上砍下来的泡竹截成半米多长,捶烂,放进石灰池浸泡四五个月,然后再经压榨、晾干、压平等1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最后进入市场当做冥币使用。

    86岁的覃自凡虽年事已高,但打起“纸钱”却一点也不含糊,技法熟练。当地干部戏称覃自凡是尧古村最大的“银行家”,管着尧古村所有的纸钱。对于“银行家”这个称呼,覃自凡显得很无奈:“现在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不愿意学习了,我想在有生之年把造纸技艺传下去的愿望,现在看来都无法实现了。”目前,当地政府正试图以旅游带动这一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有利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贵 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