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博物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时评
  标题导航
江永女书濒于失传
专家呼吁建岭南服饰博物馆
有趣的葡萄酒博物馆
明雪山大士像收藏记
全球博物馆馆长11月汇聚上海
曲阜筹建孔子博物馆
苏博宣德炉亮相无锡博物院
哈尔滨一中东铁路旧址改建展览馆
“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9-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呼吁建岭南服饰博物馆

    本报讯  用中药染色、用蜂蜡涂布制雨衣、将竹纤维纺进纱中制成夏季穿的衣料……岭南服饰文化有着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秘密。在近日举办的广州岭南服饰文化周上,著名服装设计师屈汀南收藏的传统岭南服饰展格外引人注目。多位与会的专家呼吁,应当建立一个岭南服饰文化博物馆,让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为公众共享。

    屈汀南介绍,从清末起,曾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广东服饰文化出现了很多差异,不仅样式大胆西化,出现了收腰、纽扣等款式;在布料的使用上,也有了很多外国的元素。法国进口的蕾丝、爱琴海进口的紫色染料、日本引进的提花缎制法……“睁眼看世界”“时髦崇洋”的心态最早体现在岭南居民的服饰上。展览中,有一件镶满粉色蕾丝的黑红色婚袍,就是一位迎娶新媳妇的婆婆所穿。

    在岭南,许多衣料是用中药染制,养生效果不言而喻。屈汀南介绍,红色用藏红花染、黄色用榕树根染、蓝色用板蓝根染,而大家熟知的香云纱(莨纱)则是用清热祛湿的薯莨汁浸泡制作,身着这样的衣服,不易得皮肤病,也不易得风湿病。岭南服饰的颜色、衣料都颇具特色,非常适合这一地域的气候。

    据了解,北京、上海均有服装博物馆,广东虽然是全国的服装大省,历史上的岭南服饰文化也独具特色,但却没有一个平台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展示。广绣大师陈少芬看过展览后表示,希望将自己的广绣加入进来,与屈汀南的服饰收藏一起做岭南服饰文化的展览。(刘玮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