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开学典礼特意选在这一天举行,预示着又一批莘莘学子将从前辈师长手中接过智慧的“火炬”,薪火传承。
文化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李洪峰,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国家外国专家局外事服务中心副主任高鹏飞,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华筠,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刘茜、王能宪、杨化玉、田黎明、贾磊磊等出席了开学典礼。
李洪峰首先代表文化部向长期辛勤耕耘的教师们表示节日问候,并向踏入学校大门的新生们表示祝贺。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李洪峰从“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谈起,指出教育事业充满了道德的光辉、奉献的光辉、智慧的光辉,也充满了文化积累的光辉、文化传承的光辉。他勉励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大兴读书学习之风,静下心来读懂、读透几本书;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同学们养成钻研、思考、研究问题的习惯,向老师们学习,将个人兴趣与学科方向结合起来,孜孜以求,不断获得真知灼见,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每个人都要注重自身的素养,提倡文明礼貌的风气,要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将所有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最终完成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
王文章在讲话中对学生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开阔视野,关注社会。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这样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当以积极、主动、自觉的姿态,关注社会的进步发展,并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应当自问,我们为什么学习?我们可以为这个时代、为这个国家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固然,通过学习获得学位可以让我们获得谋生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确立起崇高的思想境界,时刻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将个人的所学所能全部运用到其中,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未来的成就也将不可限量。二是要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健全人格。要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健全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在学习与生活中树立为他人着想、为集体服务、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这是人格养成最根本的基础,也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重要方面。三是要潜心学习,专业精深。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一所有着良好学术传统与治学精神的学术机构,包括理论联系实际、文化自省、文化创新等在内的精神传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50多年来全体学者专家共同努力而奠定的。只有坚守学术传统与学术精神,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永不止步。“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只有在思想、道德、人格、学术的道路上全面塑造自己,坚持不懈,才能成就真正的事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田黎明在开学典礼上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孙玉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何洁分别代表导师及特聘导师发言;2010级艺术学博士研究生赵博雅代表新同学发言;美术学博士研究生熊永生代表港澳台地区新同学发言。中国艺术研究院部分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各研究所、创作中心等部门的有关同志参加了开学典礼。
2010级新生共有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港澳台地区学生204名,访问学者及研究生课程班学生共50人。在开学典礼上还传出喜讯,中国艺术研究院留学生招生资质获得批准,这意味着中国艺术研究院教学机制进一步完备,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报记者 徐 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