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环球周末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捷克两地为抢
《斯拉夫史诗》互掐
“高房租派对”挺幽默
孟加拉国打车趣事
世博会上“迷人眼”的4D电影
荷兰发现世界上最古老股票
半数奥地利人是收藏爱好者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9-11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捷克两地为抢
《斯拉夫史诗》互掐

    一名观众在观赏名画《斯拉夫史诗》。

    本报记者 王 位 编译

    近日,在捷克,围绕该国著名画家阿方斯·慕夏画作《斯拉夫史诗》的“搬家”问题,首都布拉格的文化部门与小镇摩拉夫斯基—克鲁姆洛夫(以下简称“摩镇”)吵得不可开交。布拉格方面希望将现存于摩镇的画作迁至本地一座精美的场馆里永久展出,但此举遭到了小镇政府和居民的强烈抗议。

    小镇认为布拉格不地道

    1869年,阿方斯·慕夏诞生在距摩镇5英里的伊凡齐兹村。他先后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和巴黎朱利安学院接受美术教育,曾担任1900年巴黎世博会奥匈帝国馆的首席设计师,同时还是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套邮票和纸币的设计者。《斯拉夫史诗》由慕夏于1911年至1928年间创作,是描绘斯拉夫人民历史的一系列巨型绘画,总共20幅。1939年,德军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斯拉夫史诗》被指为“反动”作品,而慕夏也在接受盖世太保(法西斯德国国家秘密警察组织)的审问时,不幸染病去世。

    从1963年起至今,《斯拉夫史诗》被收藏在摩镇的一座私人庄园中。二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的劫掠和破坏,《斯拉夫史诗》一度被埋到煤堆里,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重见天日。

    如今,布拉格的文化部门希望拿走画作,当地的民众自然不肯答应。不少人参加了游行运动以示抗议,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还跑到庄园门口静坐。“当初是我们不畏天灾人祸把画作保存了下来,它早已成为小镇的灵魂。”镇长雅洛斯拉夫·莫克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激动地说,“如今,布拉格的相关部门竟然如此对待一个曾经挽救了无价艺术品的小镇,这很不地道!”此事甚至惊动了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他表示不支持名画“搬家”。

    布拉格坚持拥有画作

    其实,今年早些时候,布拉格市政府就曾要求摩镇交出慕夏的这组名画,并声称此做法是基于画家本人的愿望。早在1913年,慕夏确实委托过一个叫查尔斯·克瑞恩的美国商人,表示希望将《斯拉夫史诗》捐给布拉格,前提是布拉格必须建造一座专门的美术馆来收纳这些画作。然而直到现在,美术馆依旧没有建立起来,据说要建成该馆,至少得等到2015年。这就意味着,如果《斯拉夫史诗》来到布拉格,将会被暂时放在国家艺术馆展出。

    据慕夏的孙子约翰·慕夏所说,在一封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信中,慕夏表达了自己对布拉格未能建立专门美术馆的失望,并打消了捐赠画作的念头。约翰指责布拉格的政客们给画作“搬家”的动机不纯,认为他们并不是想保护艺术品,而只是在为即将于10月举行的地方选举制造噱头,以此博取民众的关注和支持。

    布拉格方面否定了“搬家”是出于任何政治上的原因。“这太荒谬了!”布拉格市某议员感到很气愤,“阻挠《斯拉夫史诗》从小镇迁到首都,就相当于是在侵害布拉格对这组画作的所有权!”

    捷克民众看法不一

    由于小镇和布拉格各执一词,双方又都不愿为解决争端做出妥协,目前,这个名画“搬家”的计划已经陷于搁置状态。

    对于两地展开的这场争夺战,捷克民众看法不一。“我百分之百地支持将《斯拉夫史诗》留在摩镇,因为该镇为保护这组画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事实证明,他们做得相当不错。”一位叫Kubaty的网友这样说道。布拉格没有专门用来收藏《斯拉夫史诗》的美术馆这一点成为一些网友力挺摩镇的理由:“说实话,我简直难以想象将画作放在国家艺术馆展出的场景。要知道,该建筑的一部分已经在一次火灾中被烧了个精光!”

    也有人站在布拉格一方。不久前刚刚参观过国家艺术馆的游客史蒂芬·伯德认为,布拉格的国家艺术馆是保存慕夏名画的好地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国家艺术馆能够妥善保管《斯拉夫史诗》。”

    目前,约翰正在与一位投资人洽谈,此人有意拿出2100万至2700万美元在布拉格的里特纳山修建一座私人艺术馆,用于收藏《斯拉夫史诗》。不过,作为捷克最有发展前景的艺术区,里特纳山可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前不久,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为其在里特纳公园立起一座6英尺高的雕像,很快遭到了布拉格市民的批评,理由是:除了在1996年开过一场演唱会,杰克逊并没有对布拉格做出任何贡献。如此看来,《斯拉夫史诗》要想迁至里特纳山并非易事。而到时候摩镇的居民对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也是一个未知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