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化科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采风/副刊
  标题导航
3D技术:热门展会唱“主角”
我国建立互联网地图服务准入制度
三亚市将建4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
“5D”数字技术复原“九州清晏”
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设立“文化旅游发展贡献奖”




 中国文化报 >  2010-09-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5D”数字技术复原“九州清晏”

    ◀ 圆明园清宴殿5D复原图

    本报讯  (记者马子雷)“从样式雷图档(样式雷图档是指以雷氏家族为主的清代宫廷建筑师绘制的建筑)到数字圆明园”在线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网站发布。国家图书馆依据馆藏样式雷建筑图档资料,利用“5D”数字技术对圆明园进行数字复原,该展览展示了“数字圆明园”一期建设成果——圆明园“九州清晏”景区。

    依据国家图书馆现藏样式雷图档中的圆明园图档、圆明园景区的绘画作品和存留至今的古代建筑,以数字形式进行复原,将平面信息资料立体化、数字化,可以对这些文献资料实现再利用,提升资料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教育提供可视化平台,弥补国内在古代建筑数字化复原方面的空白。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5D”数字复原资源库,国家图书馆向国内外读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据称,九州清晏景区数字复原是“数字圆明园”项目的第一步,今后,国家图书馆将以馆藏丰富的样式雷图档为基础,陆续复原已无实景的建筑。在不断积累成果、搭建“5D”数字复原资源库的基础上,国家图书馆还将与国内外相关的图书馆、博物馆、院校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数字复原的准确性,再通过网络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智能三维又称“5D”,它将三维、网络和数据库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在线的三维互动体验。利用“5D”数字技术,可依据古代建筑图纸、建筑绘画作品,进行数字化复原,将平面变为立体,将静止的赏鉴变为互动的体验。

    九州清晏是位于圆明园内的清代皇帝寝息的私室。九州清晏景区“5D”复原的主要功能有:数字复原九州清晏景区和景区内的重点独立建筑;对复原的建筑实现单机和网络访问;实现对复原景区的虚拟体验和对每个独立建筑的三维互动体验;对景区进行三维视频展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