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隗瑞艳
9月4日至7日的浙江温州,天气格外闷热,新南亚大酒店的室外行人甚少,而室内却热闹非凡, 600余位跟演出业相关的人士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由中国演出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国际演出交易会。
握手、拥抱,报到当日的酒店大堂内,频频出现这样的景象,一看就知道是老朋友又见面了。当然也不乏一些新面孔,虽略显沉静,却也不失时机地递上名片结交着新朋友。“参加演出交易会最终目的是交易,但会上更多的是与众多新老朋友信息交流、感情沟通。”几位演出商对记者说,演出业正在步入一个需要广泛联合与相互融合的时代,尽管当今信息沟通渠道较为发达,可大家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擦出合作的火花。
不能仅用传统经营方式做演出
“演出市场越来越大,而演出却越来越不好做了。”多位资深演出商发出这样的感慨。究其原因,一是市场消费培育太难,单靠演出商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以卵击石,而政府部门所推行的一些惠民演出政策,也未在此方面发挥更有效的培育作用;二是演出总量加大,但商演仍局限在一些热门演出形式;三是随着演出市场的发展,新型业态出现,对演出商的经营理念和操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福建省漳州市环艺演出公司的黄鹤说,过去做演出,企业赞助多以冠名形式,演出经营方式并不直接进入赞助企业的营销体系,而今做演出,不单要熟悉演出的运作规律,还要学会营销赞助企业的产品。他们公司近期做的几个演出项目,有的合作企业开出卖多少箱酒的条件,有的企业则提出卖多少张信用卡,因此,在演出项目推广及营销中,就要有相应策划,达到演出公司和企业双赢的效果。
与黄鹤有类似经营经历的演出公司员工不少,从一个方面诠释着演出业的新变化,演出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的捆绑营销案例越来越多起来,很多跨界企业对演出商的合作需求增加。这也向演出商发出更明晰的信号,不能光采用传统经营方式做演出了,还要观察一些跨界企业的营销思路与方式,策划好适销对路的演出产品和营销策略。
资源整合向纵深拓展
近年来演出市场出现了两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一是相继兴起的跨地域的演出联盟模式,如北方剧院联盟、东部联盟、西部联盟等;二是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演出院线模式,如保利院线、中演院线等。
中国演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自刚说,演出市场要发展,有两个必备的条件:除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再就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无论是演出联盟还是演出院线,在加强信息沟通、促进项目推广、降低演出成本、规避演出风险等方面,都不失为有效的合作模式。但目前这两种模式尚未能磨合出更优化组合,生成更良性机制,在存量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增量——这是处于不完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问题。相较于松散的剧场联盟,演出院线是利益结合更为紧密的共同体,是盈利模式更为机制化的营销体制。院线和联盟可以互为依托,彼此借势,分享资源。
由于各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差异,以及剧场规模、盈利模式、自身定位等差异,不同剧场对节目的需求,包括价位、剧种、演出规模的大小及需求量差别很大。因此,剧场与院团、剧场与剧场之间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比资源本身的丰富更为重要。目前,剧场只收取场租、不承担风险的做法在业界饱受诟病。演出院线由于捆绑了院团和剧场的利益,受共同利益的驱使,势必以风险共担的票房分账方式取代一方坐地收钱,一方独担风险的经营模式。
投资机构对演出市场还看不懂
陈自刚还表示,演出市场若想获得提升和快速发展,除了业内的联合,还应学习和借鉴其他行业已经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加强行业之间的互融、渗透、借力,而借力的方式之一,便是向社会融资。
据了解,中国演出家协会此前曾与银行商洽为演出单位提供小额贷款的事项,也曾做过这方面的社会调查。金融业、银行业或其他投资企业不愿轻易涉足演出业,或是浅尝辄止不愿介入长期投资的重要原因,就是对这个市场“看不懂”——如何计算预期收入,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如何运作,如何分配?数据缺乏量化标准,行规缺乏透明度。面对具有庞大消费群体、形态各异的文化市场,很多原拟投向演艺市场的游资转而投向了电影、电视剧和图书市场。
“若想扭转局面,使演出市场能够借助外力得到快速提升,使演出行业不再错失良机,需要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规则和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一位演出商说。
年内将成立演艺交易中心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为了有效地完成优质剧目与资本的良性对接,深入挖掘演艺的市场价值,该所特别制定了此次演出交易会的配套礼包:一是世博演艺包——超过2万场的世博演艺节目丰富精彩,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主导的“后世博文化资产处置交易平台”将为这些世博演艺节目未来的巡演和驻场安排提供咨询、交易、推广、融资等一系列服务。
二是交易服务包——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将为海内外演出院团提供专业的交易服务,包括建立信用评级系统、咨询评估、撮合交易、远期交割、推广营销、流动资金担保等相关服务。
三是项目融资包——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将为国内外优秀剧目提供挂牌服务,同时提供一系列产权交易服务,包括演艺要素整合,立体营销、投融资、版权开发等。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张天还在演出交易会上透露了一个好消息,该交易所将在年内成立演艺交易中心,建立专业的演艺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包括在剧目交易、剧目海内外营销、剧目和剧场的投融资及其管理、演艺数据支持、演艺版权保护与开发、演出广告赞助等方面,提供专业化的演出要素整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