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彦
“14包行李要10名志愿者帮他扛上去。更雷的是,他连毛巾都带了7条,卫生纸带够了4年用的。”谈起接送“齐全哥”的经历,志愿者李虎无奈地说。据媒体报道,9月10日,武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位新生在5名家人的陪同下报到,甚至连他的83岁高龄的奶奶都坐着轮椅前来“助阵”。
“全副武装”“全程陪护”“全家动员”,14包行李中的生活用品大概能开一个小型超市——难怪网友要叫他一声“齐全哥”了。
其实,再细心的父母也不可能为孩子备好所有生活之需。正如两年前,山东某大学的一位新生,报到时是一个“齐全妹”。但入校不久,她得了感冒,没想到,一次小小的感冒竟让她不知所措,不得不给远在东北的妈妈打电话。结果,她的外婆和母亲当晚从哈尔滨坐飞机来到学校,送来感冒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千里送药”的母亲,见到女儿的第一句话就是责怪自己“在报到时忘记给女儿带上感冒药”。
也难怪,这些被公认为甜水中泡大的一代,这些被宠大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一直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上学的那天起,不少家长就开始了陪读、陪吃、陪住的“三陪生活”,致使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在每年大学新生报到之际,“齐全哥”“齐全妹”几成惯常现象。调查显示,近年来,有80%以上的大学生由家长陪同报到,而且70%以上的报到手续由家长代办,搬运大小行李也是由“亲友团”代劳;能自主报到的大学新生不足20%。而且,有60%以上的大学新生在报到之后不适应大学生活。“齐全哥”现象折射出“90后”新生代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的普遍缺失。
上大学被称作人生第二个“断乳期”。作为家长,把孩子武装成“齐全哥”并非明智之举。在笔者看来,不如在开学报到之前,花些时间为他们补补“生活课”,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
当然,这些“生活课”最好还是贯穿于孩子成长的全过程,而且承担“补课”任务的不仅是家长,还有学校。毕竟,培养出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也是学校的教育宗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