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时评
  标题导航
留住“东海鱼仓”原汁原味渔文化
“齐全哥”还缺少什么
吉林打造萨满文化基地
上图“琅函鸿宝”展推60种宋刻珍品
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扩建仍差钱
图片新闻
“寻找北京文明的足迹”走进鲁迅故居
商业与艺术机构力推高端艺术品收藏
黄剑啸父女画作在京展出
山西右玉举办婚俗剪纸大赛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0-09-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图“琅函鸿宝”展推60种宋刻珍品

    本报讯  (记者马子雷)“琅函鸿宝——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展”9月15日在沪开幕。这是该馆历年来文物价值、版本价值最高的馆藏文献精品展。60种展品涉及浙、赣、皖、蜀等地的印刷作品;刻书机构则包括官、私、坊3个系统,基本反映了宋代刻书多姿多彩的面貌。为配合此次展览,上图还将编纂出版《琅函鸿宝——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

    据上海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介绍,馆内收藏的宋刻本有200余部,来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政府拨款采购,如上海市政府2000年支持上图从美国成功收购了晚清名臣翁同龢的旧藏善本80种,其中宋刻本11种;另一种来自私人捐赠,包括一些近代著名藏书家后人的慨然捐赠,如朱氏结一庐、陈氏郇斋等多批珍贵藏书入藏上图。

    中国雕版印刷品现存最早的实物主要是宋刻本。宋刻本在写、刻等环节均达到了艺术高峰,对后世的版刻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宋刻本一直受到学者、藏家的特别重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