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军官频频自杀 兵霸横行 继承军国主义陋习
美国人靠什么养老
图片新闻
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高人气
法国冈城二战纪念馆
老树发新芽
墨西哥国家歌舞团访华
希腊总统接见中国油画家
“世遗”五台山征集楹联作品




 中国文化报 >  2010-09-1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国冈城二战纪念馆
老树发新芽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汪 勤

    历史纪念类博物馆在今天该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法国冈城二战纪念馆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作为欧洲唯一一所用于纪念1939年至1945年这段历史的博物馆,法国冈城二战纪念馆已走过了20多个春秋。对于人类来说,这正是风华正茂的好时光,可随着有关二战的记忆在人们脑海中的渐行渐远,冈城二战纪念馆逐渐显露出力不从心的老态:老气过时的展览布局、残缺不齐的历史文献、似曾相识的陈列内容,都成了阻碍纪念馆发展的绊脚石。“纪念馆开馆已有20多年了,历史学者和参观者对于那段历史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改变。”纪念馆馆长史蒂芬·格里马尔迪分析道,“因此,纪念馆所提供的内容就显得不足了。”例如,在纪念馆内根本找不到有关太平洋战场的资料,北非战场的内容只是寥寥数语,而有关犹太人大屠杀的部分也仅仅是略有提及。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2009年至2010年期间,冈城二战纪念馆联合历史学家对展览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改造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翻新展览布局、加大二战期间平民内容的比重,以及强化二战历史背景的介绍。

    由于纪念馆每年要接待13万名学生和上千名教师的参观,如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也成为此次改造重点考虑的部分。首先,在简化解说和增加图片、历史录音和影像资料节选等方面,纪念馆进行了很多改进。与此同时,纪念馆也很重视实物资料的陈列——书本、旅行箱、武器和服装都是展览的重要内容。比如在展品中,有一个很引人注目的书包,书包的主人小罗格·斯滕与哥哥在二战时被送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格里马尔迪馆长认为:“一件有意义的实物往往比长篇大论更能说明问题,在青少年看来尤其如此。”

    除了改进旧有展览,纪念馆还向观众开放了新的陈列室,其中一间陈列室主要介绍诺曼底百日战役,约2万名将士在这场战役中阵亡;另一间则讲述冷战期间柏林的历史。这说明,纪念馆已不再局限于二战期间的历史,战后的内容亦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这一系列措施无疑是卓有成效的。今年夏天,纪念馆已经接待了10万人前来参观。法国《费加罗报》认为,虽然这有可能是因为今夏炎热的天气削弱了人们从事户外活动的兴趣,但也与纪念馆付出的努力分不开。事实上,通过改造,一度跟不上时代潮流、难以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冈城二战纪念馆重新焕发了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