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古生物化石保护现状将改善
拆迁悲剧发出的警示
巴彦淖尔拟联合北方岩刻申遗
图片新闻
中央国家机关第三届职工运动会闭幕
中外学者研讨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
赵绪成推出都市作品展
“珍的旅程”图片展亮相首都图书馆
中国儿艺4台戏抢占“两节”演出档
首届“中华红歌会”新歌征集评选启事




 中国文化报 >  2010-09-2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保护阴山岩画
巴彦淖尔拟联合北方岩刻申遗

    本报讯  (驻内蒙古记者乌兰巴特尔)9月17日至19日,2010中国·河套文化研讨会暨阴山岩画等北方岩刻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召开。巴彦淖尔市阴山岩画等北方岩画“捆绑”申遗工作也正式启动。据了解,阴山岩画在定位上,拟以文化景观类申遗;在路径上,拟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等北方岩刻“捆绑”申遗,并已向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

    阴山岩画多年来深藏于大山之中,一直没有引起外界广泛重视和关注,与其重要的文化学术价值和地位极不相称,并面临自然剥落毁损和人为盗抢流失的困境。

    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阴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符合《世界遗产名录》规定的第一条“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和第三条“能为一种已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两项标准。综合研究内蒙古阴山、宁夏贺兰山岩画以及甘肃、新疆等北方岩刻群的特点可以发现,北方岩刻具有相同的刻画方法,反映的内容主题大致类似,而且以阴山岩画为代表,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阴山岩画是河套文化的重要文化元素,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岩画宝库之一,2006年6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阴山岩画的创作年代可上溯到1万多年前,并延续到近现代。它以形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先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其制作方法以磨刻、凿刻、錾刻为主,题材涉及动物、人物、神灵、器物、天体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野生动物图像。据统计,现已发现阴山岩画5万余幅,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以及磴口县境内的阴山山脉的乌拉山、色尔腾山、狼山之中。

    2007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制定阶段性保护工作规划方案,启动阴山岩画大型抢救性普查与保护工程,探查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行程6万多公里,采集岩画照片资料1.5万余张,线描图9600余幅,拓片1000余张,卫星定位10万余点,文字描述1万余张,并运用科技手段建立了阴山岩画数据信息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