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非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意义
图片新闻
国内外专家研讨回族非遗文化传承
扬州十条规划振兴雕版印刷
成都演绎“锦上添花”
让更多人走进篆刻艺术的世界




 中国文化报 >  2010-09-2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扬州十条规划振兴雕版印刷

    本报讯  8月19日,江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捧回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证书。拿回了这一块“金字招牌”后,雕版印刷技艺如何保护、传承、发展?为此,扬州市有关部门近日联合召开了专家研讨会,为雕版印刷的未来出谋划策。

    经过研讨,扬州为雕版印刷的发展制定了10条规划:做好雕版印刷的传承规划、成立行业协会、出版两本著作、办好传习所、成立研究所、征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珍贵版片、实现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的承诺、留住技艺精湛的精英、建立起营销网络、举办国际研讨会。

    专家王澄认为,雕版印刷不仅仅是印刷书籍,还要有自己的一套编辑班底,负责选题、校刊,这些人不但要懂得古籍,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比如说“写样”的人才,雕版上的字都是手写出来的,是电脑无法取代的。在举办传习所时,也要精心挑选老师,形成有序的教学体系。

    专家们还建议,可以通过成立雕版印刷行业协会的形式,让老专家们的力气有地方使。国家下拨的传承经费也要用在传习所的建设上,要多花些心思,多出精品。目前很多老艺人手艺精湛,但文化层次不高,需要专家学者把他们的技艺记录下来。他们提出,可以出两本书,一本叫做《扬州雕版印刷》,用文字的方式来记载技艺,还要出一本《当代扬州雕版印刷精品集》,不能让人们提到扬州雕版印刷总是只有一套《全唐诗》。(王 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