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志红
涿鹿—— 华夏民族的“大槐树”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关于本源的追问亘古不灭地回荡在人们的心头,回荡在哲学的天空。
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在生长壮大的路上,都避免不了寻根问祖,追溯自己的本源。那些古希腊神话、古埃及的传说,只是不同载体的关于民族起源的回忆与描绘。这种回忆就像血液的遗传,深深烙在民族心理深处。
华夏民族在哪里诞生?炎黄子孙从哪里而来?我们的民族图腾从哪里起飞?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而龙的诞生地在涿鹿!
我们对“大槐树”的传说并不陌生,它讲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先来历的心理回忆,许多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大槐树”下走来的。涿鹿,正是华夏民族的“大槐树”,华夏民族正是从涿鹿迈开自己前进历史的第一步。5000多年前,黄帝、炎帝、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大战之后,黄帝会盟诸部落,合符釜山,一统天下,定都涿鹿,用各部落的图腾融合出“角似鹿、头似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龙”图腾,并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黄帝城。自夏以始,中国历代王朝都将龙作为国家图腾。至今,龙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涿鹿—— “三祖文化”的发祥地
泥巴与米浆夯就的黄帝城里留下的不仅仅是遍布陶片的文化遗迹,黄帝、炎帝、蚩尤三祖的火耕水耨、鼓角争鸣以及釜山合符的大气与磅礴,铸就了“三祖文化”不灭的精神之鼎。
涿鹿是中华三大始祖——黄帝、炎帝、蚩尤生活、征战和融合建都的地方。“三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三大文明始祖炎帝、黄帝、蚩尤及其所代表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在中华民族文明初创时期,即我国社会由野蛮向文明、由游牧向农耕、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的重要历史关头所共同创造的文化。发生在涿鹿的“涿鹿之战”“阪泉之战”“釜山合符”“定都涿鹿”这几件最重大、最具决定作用的事件,是华夏三大始祖开创中华文明最辉煌的历史事实,是“三祖文化”的基石和精髓。某种意义上说,“三祖文化”与涿鹿是同义词,没有三大始祖在涿鹿建功立业的这些重大史实,“三祖文化”就不能成立。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对涿鹿的历史地位曾有精彩论述:“一百年文明看上海,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两千年文明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涿鹿。”
逐鹿—— 魅力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涿鹿,北临燕山、南依太行、东靠京畿、西通张垣。
这里是三山(太行山、燕山、阴山)、两河(桑干河、洋河)交汇之地。舒缓的涿怀平原、质朴的黄土丘陵、雄浑的东西灵山,独具个性的自然杰作塑造了涿鹿塞外小江南的神奇景色。
涿鹿自然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蓝天白云、碧草清流,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清凉寺坐落于涿鹿城北15公里的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占地500亩,古木参天、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在中国佛协和北京广济寺任职的登全法师就剃度于该寺。
奔流不息的桑干河给了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不竭的创作灵感,其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被译成20余种外文出版。丁玲纪念馆就坐落在桑干河畔,占地625平方米,建筑面积165平方米,馆前建有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现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灵山旅游区面积60平方公里,与北京市门头沟灵山风景区毗邻,主峰海拔2303米,是屏护首都的最高峰。位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万亩草甸,是华北最大的空中草甸,区内山清水秀,奇峰叠翠,野花遍地,百鸟鸣唱,区内夏季气温17至22摄氏度,凉爽宜人。
西灵山位于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内,海拔2410米,山高、坡陡,山顶常年有积雪,从山下到山上,依次有不同季节的植物分布,这里7月平均气温20摄氏度以下,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
蚩尤寨位于涿鹿县黄帝城东南约3公里。按地势分为南、中、北三寨,蚩尤寨北寨的南端,有一株1200多年的似榆非榆的“无名怪树”,当地人称为“蚩尤怪树”。此树的树身、树叶与榆树相似,但每到秋季来临,便会结一种黄色的浆果,叶与浆果混生颇为奇观。
黄帝泉位于北纬40度13分,东经115度25分,海拔近700米。泉水主要由4处主泉眼及若干小泉眼涌出,主泉眼分布在泉的两侧,北边3个,南边1个,南北泉眼间隔处有小泉分布,当黄帝泉水位下降时,大泉眼涌水明显,小泉眼若隐若现,有如七星阵。经国家地矿部、卫生部、化工部鉴定,黄帝泉为含锶质重碳酸钙镁型天然优质矿泉水,水质优于国内崂山矿泉水,并可与意大利“奎查”“莫拉”等世界名泉媲美。
小五台山森林公园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杨家坪、金河口两大景区,公园总面积14739平方米,主要景点景观50余处。公园内山峰险峻,怪石嶙峋,茂密森林,山花烂漫。身处“永冻界缘”,一脚置于温暖的草丛,一脚如踏上奇冷的坚冰,心中顿生“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奇趣无比。
涿鹿目前形成了“中华寻根祭祖游”“三祖圣地生态游”“爱国主义教育游”“清凉消夏避暑游”“金秋水果采摘游”“涿鹿古郡游”等旅游路线,旅游经济优势明显。
涿鹿—— 绿色农业的富庶之乡
悠悠桑干河,自晋北奔涌而来,上游河道无定,俗称“无定河”,流经涿鹿时水域渐宽,与洋河交会后,直泻永定河而去。桑干河的冲积平原,使涿鹿成为富庶一方的花果之乡。
涿鹿盆地历史上即为农林皆宜之地,物阜民丰。这里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污染少,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独特优势。全县有林地面积20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8%,其中生态林面积102万亩,干鲜果面积103万亩,年产量2.52亿公斤。涿鹿是全国秸秆养畜十佳示范县、全国绿化工程重点县、全国水果产量百强县、中国葡萄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仁用杏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涿鹿县委、县政府以“品种优质化、结构合理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无害化、管理科学化”为主攻目标,狠抓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建设京西农副产品生产、研发基地。涿鹿葡萄种植区位于桑干河、洋河盆地,与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州、新疆吐鲁番共同处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葡萄种植面积18.29万亩,年产量1.6亿公斤,素有“中国的波尔多”之称。现有葡萄原酒企业8家,葡萄原酒生产能力4.5万吨,主要销往长城、莫高、张裕、王朝、威龙、富狮王等公司。自主品牌有桑干河、益利,已初步形成葡萄产业化。涿鹿是华北地区玉米主产区,种植面积24万亩,产量1.1亿公斤,品质居全国之首。
涿鹿—— 新型能源产业的科技园
逐鹿是“东出西联”的陆路枢纽,自古有“天津龙头,涿鹿凤尾”一说,即指涿鹿陆路交通地位堪比天津之水运。涿鹿西联晋蒙、东接京津,是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的重要结点。涿鹿现代交通十分发达,大秦铁路、沙蔚铁路横贯县内,丰沙铁路、京包铁路沿境而过, 109、110国道连接京津。京化(北京—化稍营)、张涿(张家口—涿州)高速及康祁(康庄—祁家皂)二级公路的建设,使涿鹿已成为北京周边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涿鹿在煤炭、蔬菜、牲畜等物流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涿鹿金属矿资源品种丰富,已探明的金属矿有金、银、锰、钼、铅、锌等,其中锰矿储量56.5万吨。上述矿产资源均已部分开发。涿鹿非金属矿储量丰富,其中磷6380万吨、沸石5亿吨、页岩3亿吨、海泡石1万吨、麦饭石1亿吨,部分矿种均为初级开发,系列深加工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涿鹿花岗岩、大理石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储量50亿立方米,花色23个,双双位居河北省第一位,矿体大部分在地表裸露,属露天开采。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花岗岩板材生产基地。
特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招商政策,使这里成为新型能源产业的汇聚地、科技园。北京金隅集团、中盐集团、中粮集团、北京京仪集团、北京首航科技开发公司等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与涿鹿实现了成功合作。科技园区已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特别是以硅材料为主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和以机械加工铸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在太阳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业内人士因涿鹿结缘。涿鹿县瞄准“打造国内最大单晶硅生产研发基地”为目标,重点抓好单晶硅生产、新技术研发、科研成果园区就地转化。目前入驻园区单晶硅及太阳能企业有北京京仪集团、江苏华宇、香港龙翔、山西理工大学及洪润能源等14家,形成多晶硅生产、单晶硅拉晶、切片及太阳能灯具组装完整产业链条。计划3至5年,园区单晶硅炉发展到500台,产值100亿元,产量3500吨,占全国单晶硅产量的40%至50%。单晶硅产业集群成为涿鹿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亘古奔流不息的桑干河,古称漯水、治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大始祖在涿鹿之野的征战和功业,见证了华夏民族兴起图强的文明火种,并且正在见证着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千里桑干,唯富涿鹿”之富,不仅仅是指这里的物阜民丰,它还饱含着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之“富”、华夏民族“以和为中心”的精神理念之“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正是桑干河哺育了涿鹿这方宝地。现在,涿鹿人民正以辛勤的耕耘、不辍的劳作回哺着母亲河。目前,对桑干河的综合治理已提上涿鹿县委、县政府的日程,部分河段已经开工。相信治理后的桑干河不但能够再现历史上“桑干烟雨”“桑干晚渡”等美景,还会给涿鹿带来“千里桑干,美哉涿鹿”的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