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国际综合
  标题导航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努力开创文化科学发展新局面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奠基
联合国机构审议各国申报的非遗项目
当代美术名家重走丝路助推跨国申遗
图片新闻
中山陵免费开放 双休日客流逾10万
图书馆 笔记本 旧书市场
国图公开选拔中层管理干部




 中国文化报 >  2010-11-1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合国机构审议各国申报的非遗项目
29个国家的47项遗产申报

    新华社内罗毕11月15日电  (记者王雅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对各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审议。

    会议期间,共有29个国家的47项遗产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包括比利时的阿尔斯特狂欢节、西班牙的弗拉门戈、哥伦比亚的瓦尤人社区规范体系、伊朗的卡山地毯编织传统技艺以及由欧洲、亚洲和非洲11个国家共同提交的猎鹰训练术等。此外,来自中国和克罗地亚的4项遗产申报列入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会议开幕式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共有的财富,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正是由于全球各国以及各有关机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进程中才能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博科娃表示,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该更多地加强社会各层机构的协调合作,发挥基层社区及民间团体的优势,并应进一步巩固专家学者的网络效应,以保护这些脆弱却价值巨大的人类遗产。

    肯尼亚国家遗产与文化国务部长威廉·恩蒂马马说,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首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举行。他说,近年来,包括肯尼亚在内的非洲国家在部族文化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非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而充满吸引力,其保护工作应该被给予更多关注,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社区和部族应发挥不同的作用,担当起各自在保护进程中的职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其代代相传给社区和群体带来认同感和历史感,是保证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性的关键所在。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所有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都必须符合该组织第32届大会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目前已有132个缔约国。《公约》要求保护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选举产生的24个成员国组成,是《公约》执行机构之一。

    会议为期5天,来自近13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代表出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